首页 > 话语体系 > 正文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⑨ ▏荣跃明 郑崇选:把文化作为城市的核心资源

发布日期:2018-10-22

    编者按: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2017年3月,正式启动“改革开放40周年”专项研究工作,经过1年半的精心组织、学者的积极努力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日前该系列研究成果已结题。为推广宣介相关研究成果,社联网站将陆续刊出该系列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让读者充分了解上海思想界理论界学术界对改革开放40年的理论总结与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深入思考。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的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精神基础和动力。同时,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与文化内在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基本经验。

    第一,在广泛大讨论中明确各个阶段的文化战略。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上海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发展战略。而在文化战略的形成上,都采用全市性大讨论的方式,广开言路、凝聚共识,使得各个阶段的文化战略代表了民意诉求的最大公约数。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主要有三次大讨论。第一次讨论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上海文化发展战略汇报提纲》。第二次讨论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主要成果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以及文艺体制改革、文艺批评与文艺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艺人才培养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等9个方面的内容。第三次讨论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化大讨论,聚焦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以全球城市建设为愿景,率先提出“人文城市”的建设目标,把文化作为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充分彰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自信。

    第二,统筹协调、重点突破,以改革促发展。40年来,上海的文化体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以商养文”的双轨制、文艺院团的承包制、“文广合流”、文化集团的建立,到深化文艺院团改革的“一团一策”、国有文化企业集团的新一轮整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文化发展多元主体的形成等,都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改革方案的谋划、决策、执行、扶持等环节,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搞改革、深化改革促发展。在重点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注重完善资源优化配置和健全产业链;在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主动探索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的同时,自觉实践非营利文化机构的运行模式;在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设的同时,开展内容配送、管理服务、运行模式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探索创新,等等。

    第三,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对重要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先后建成一批地标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十三五”期间,上海又规划了一大批重大文化设施,包括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等,使文化地标的分布更为均衡和合理。

 

 

    在一批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基础上,上海适时把重点转移到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上。上海的文化设施建设逐步“重心下移”,将原有的社区文化馆(站)、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少年科技站等资源整合起来,使社区居民能在社区活动中心享受一站式服务。同时,从“重硬件”转向“重软件”,建成较为完善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基层文化设施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重大文化设施非营利运营模式,并探索打造全年无休的“上海市民文化节”等,极大提升了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绩效。

    第四,重视文化发展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属性。注重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确定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艺术创意、时尚消费创意、咨询策划创意五大重点领域;组建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大型集团,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扩张”;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机制,鼓励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优势产业,对基础好、实力强、附加值高、发展空间大的业态予以大力支持。

    第五,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上海文化的多个领域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参与,包括文化企业、文化事业单位、文化类民办非企业、个体从业人员、群众文化团队等。在文化产业领域,95%的文化企业由民营投资;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各种民营资本、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积极投资兴建公共文化设施、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提升了上海文化发展的活力。

    第六,积极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围绕“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之一”目标,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展。不仅举办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而且搭建不少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海书展、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上海双年展、上海艺术博览等。这些平台的运行,赋予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品牌辨识度。

 

作者:荣跃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作者:郑崇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本专栏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支持) 

 

 

 

往期回顾: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① ▏权衡:收入分配理论的“术语革命”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② ▏邵强进: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实践理性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③ ▏殷德生:40年“增长奇迹”从何而来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④ ▏秦德君:推进国家制度体系更加成熟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⑤ ▏沈开艳: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⑥ ▏张远新:对内搞活经济 对外更加开放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⑦ ▏郭圣莉 张良:不断优化社区发展治理体系

上海社科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⑧ ▏汪泓 罗娟:促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