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联概况 > 社联简介

社联简介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简称上海市社联,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推动、协调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为主要任务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联合组织。上海市社联成立于1958年3月9日,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78年重新恢复。历任主席为陈望道、夏征农、罗竹风、李储文、秦绍德。现任主席为王战,党组书记为王为松,专职副主席为王为松、任小文、马英娟。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上海市社联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工作者切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上海市社联主要职能有:依法对本市社会科学学术社团、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组织、协调学术研究活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决策咨询工作,促进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组织编辑、出版社会科学研究和普及的有关书刊;评选、表彰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宣传、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和科研成果;反映社会科学界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正当权益等。

 

     上海市社联现有所属社会科学各学科学会157个,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6个(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社联联系着本市高等院校、党校、社科院、部队院校和党政部门研究机构等社会科学研究五路大军,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综合优势。

 

    上海市社联内设办公室(外事处)、组织人事处、学会管理处(社团党建办公室)、科研组织处(评奖办公室)、科普工作处(宣传处)5个处室,按有关规定设置机关党委;下辖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月刊》杂志社)、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大江南北》杂志社3个事业单位,主管、主办《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等学术期刊,负责运行上海社会科学馆和上海社会科学会堂。

 

     上海市社联的工作历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历届市委领导的关心和重视。1998年上海市社联成立40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专门题词:“发挥社联作用,繁荣社会科学”。198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江泽民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同志出席上海市社联第四次代表大会,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充分发挥社联的作用,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讲话。1998年,上海市社联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黄菊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匡迪同志出席了会议,黄菊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同志出席上海市社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俞正声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2017年,上海市社联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同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殷一璀同志,市政协主席吴志明同志,市委副书记尹弘同志等领导出席了会议,韩正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在中共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多年来上海市社联团结和依靠广大社科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力建设五个公共平台:一是学术社团建设和管理公共平台,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和民间科研机构给予指导、管理;二是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公共平台,推动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三是决策咨询服务公共平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实践需要,形成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供党政机关决策参考;四是学术成果发布和评价公共平台,通过所属学术期刊,以及全市优秀社科成果评奖活动,催生和评介社科成果;五是社会化宣传教育和社科知识普及公共平台,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以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新征程上,上海市社联将团结凝聚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推出更多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不断促进加强交流互鉴中构建自主知识体系,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社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