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研讨 > 正文

抗疫论③ | 邓伟志:毛泽东当年提出“健康第一”,“卫”最终要实现“健”

发布日期:2020-03-26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针对疫情防治中呈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社科理论界积极发声,贡献属于学人的智慧和力量。本着”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的办刊理念,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于今年1月28日在全国社科学术界,率先推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抗击新型肺炎”主题征文。此次征文获得学界积极关注和支持,截至3月12日,共收到论文1500多篇。为更全面呈现人文社科学者对抗疫过程的思考,《探索与争鸣》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思想汇”合作,从征文中选取部分文章组成“抗疫论”专栏予以刊发,希望引发更多思考。

 

 

    1950年6月,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向毛泽东反映了学生负担过重、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毛泽东由此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1951年,“健康第一”被进一步确定为方针。如今,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大有改善,人均寿命大幅度延长,许多省市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40多岁增长为今天的80多岁,人均寿命翻了一番。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方案》决定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这是值得称赞的举动。“卫”不是为了卫生而卫生,最终目的是为了“健”。“健”,就应当有个健康体系,体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体系是动态的,是要不断完善的。在互联网普及之前,谁也想不到可以把远程医疗纳入体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是我们事先预料不到的。但既然疫情出现了,就要积极应对,同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并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一套成功做法纳入健康体系。

 

    如何完善健康体系?以下提出十点建议。

 

    第一,普及卫生常识。既要在中小学课堂上多讲实用的卫生知识,同时也要向中老年人宣传保健知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随地吐痰是国人公共卫生习惯中的一个顽疾。记得上海解放初期,在主要马路上有小学生手拿一包草纸,见到随地吐痰的,先向他(她)敬个礼,再递上一两张草纸,说一声:“叔叔(阿姨)以后把痰吐到草纸上。” “人要面子树要皮”,这种方法巧妙地促使人们改掉了随地吐痰的毛病。上世纪50年代劳模出国,每人发一打小手帕,并被告知在国外若要吐痰,可吐在手帕上,也促使他们养成了不随地吐痰的习惯。

 

    第二,改进饮食结构。不要乱吃野味,尤其是有钱有权的人更要自我约束。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倡导健康饮食。

 

    第三,提高社保水准,做好体检,扩大免费项目。通过完善医保、社保政策,一方面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减少“因病致贫”的情况。

 

    第四,提高医卫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把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医生数,聚居区每千平方米的医生数、体育设施数量,列为硬指标。医院应该宁可做到“床等人”,也不能出现“一床难求”的情况。为应对突发疫情,可以尝试储备可迅速装配成病房的建筑材料,以便及时增加医疗救治空间。

 

    第五,降低药品价格。这几年医药工业为GDP做出很大贡献,可喜可贺!但也要警惕:有没有售价高出成本好几倍的情况?有没有把便宜的老药,改头换面换个洋药名来提价的现象?要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尽量减轻病人的负担。

 

    第六,调整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比例。要细化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私立医院的执业、经营和管理,促进其良性发展。

 

    第七,增强专科与综合的互补,中医与西医的互补,远程医疗与传统面对面线下诊疗的互补。

 

    第八,对传染病要及时公开,不能以任何借口隐瞒。越早做到公开透明,越早采取防控措施,就越能及时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降低疫情防控的代价和成本。

 

    第九,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注意提高水和空气的质量。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进步的同时,不能一味地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必须敬畏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第十,医生要提高医德,患者也要提高“患德”、公德,与医卫事业有关的官员更要提高官德。这次疫情期间,有人隐瞒疫情重点地区的旅居史,甚至到处乱跑,导致疫情扩散,这种行为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有的官员对疫情一问三不知,这种失职渎职的行为,也应该被严肃问责。只有医生、官员和民众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形成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强大屏障。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

 

 

 

 文、图、来源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观新闻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