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常务理事会”

发布日期:2019-11-21

    11月17日下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九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综合楼501会议室召开。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解超与来自高校、党校、媒体等近6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活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许玫,《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周智强分别主持了上下两场的研讨活动。

 

 

    殷耀、解超先后致辞。他们指出,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决定》的重大意义,明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贯彻要求,坚定制度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展开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学术支撑。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李海平认为,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五个科学评价标准。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宗建认为,要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障。上海海事大学刘泽雨教授认为,当代中国取得的世界罕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奇迹,体现了国家治理效能的巨大成就,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比较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仕菊教授认为,四中全会《决定》标志着我党领导人民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有关治理的论述,为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长期稳定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翟桂萍认为《决定》再次强化了执政党对治理的领导,突出治理价值在于机制重构,推进国家与社会融合的治理范式。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育部主任马西恒教授认为,治理是制度运作的过程,是社会各方维护共同利益和共同行动的过程,国家功能在于构建“治理共同体”。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海江教授认为,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治理现代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自我革命和自我革新,为构建世界公共秩序提供了建设性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郝宇青教授认为,面对社会分化,组织化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优势,通过组织再造,打造“新生共同体”是治理的重要任务。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福寿认为,要充分重视贯彻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决策,不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反对形式主义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严大龙认为,一定要针对当下高校脱离社会发展实践的短板,认真贯彻四中全会《决定》,加强高校领导干部能力现代化培养,从信仰信念信心入手,激发高校领导干部办学治校的精神动能,提高高校科学治理效能。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解生在研讨会总结发言时提出,科学的社会制度必定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探索产生,具有反映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特征,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就是通过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社会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艰巨和长期的过程,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适应和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达成。破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建立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矛盾的治理制度,完善和发展集中资源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迫切期待办大事的制度,提高防范各类重大风险的有效治理效能,巩固党的全面领导的执政基础,防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论研究宣传脱离实际,都需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和治理本领。

 

    会上,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九届四次常务理事会依据学会章程增补了学会常务理事会新成员,听取了学会年度工作进行报告,提出了明年学术活动主题和要求。

 

 

 

来源 ▏社联学会处       文、图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