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朱立元先生美学思想与贡献暨实践存在论美学观”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18-07-09

    6月24日,上海市美学学会与上海文化杂志社、社会科学报社共同举办“朱立元先生美学思想与贡献暨实践存在论美学观”研讨会,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美学学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会议由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祁志祥教授主持。《上海文化》执行主编夏锦乾编审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朱立元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学术贡献。他指出:朱先生在美学上的贡献我们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在黑格尔美学研究、西方美学史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其中,实践存在论美学观是朱先生标志性的贡献。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讨论朱先生的这一贡献不仅仅是上海美学界的重要事件,也是全国美学界的重要事件。朱先生这一观点是对九十年代以来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重要总结,是21世纪以来中国整个美学界提出的重要主张之一。

    朱立元先生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美学主张。他说自己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来源分两部分:一是马克思的《巴黎手稿》。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两次提到“本体论”(亦即“存在论”),是马克思开创了西方现代存在论的思想,马克思存在论的基础是实践论。二是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朱先生把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归纳为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理论,认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应当是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他从五方面归纳了自己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一、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这个“实践”是广义的人生实践。二、审美也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人生实践之一。三、美学是以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及其现实展开——审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四、应由关系生成论取代对美的本质单一、固定不变的现成论思考。对于美学的提问方式应当从“美是什么?”转向“美何以存在?”“美怎样存在?”五、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他强调:实践存在论尝试超越西方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以期和人生实践更贴近、和审美更贴近,也和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更贴近。 

    复旦大学张宝贵教授、上海大学刘旭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阳教授、上海大学曹谦副教授、安庆师范大学江飞副教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朱立元先生美学主张和贡献的理解。张宝贵从三个方面评价了实践存在论美学观:一、这种美学思想的提出有自己深厚的哲学基础。二、实践存在论美学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三、实践存在论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反思和批判。他对“理论不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深表赞同。刘旭光回顾了跟随朱先生的学习经历,指出朱先生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是贯彻在他整个的学术研究中的。从朱先生的学术研究中感受到了他作为学者的理性主义的气质。刘阳说:在朱先生身上感受最深的便是“学统”二字。立足蒋孔阳先生学统、又努力发扬、超越学统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曹谦强调:朱先生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并且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他重点阐述了实践存在论美学观的人学维度。江飞说朱先生言传身教,在跟随朱先生作访问学者的一年中感受到了先生身上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求真精神。为准备本次会议,会长祁志祥教授曾对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作过专门研究。他指出,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是建立在对以李泽厚为代表的传统美学的本质论、实体论、现成论、方法论的全面解构之上的。他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改造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用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以人的实践存在方式之一的审美活动为美和美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和审美实践中人的地位的高扬,建立了独特的生成性美学学说,不仅是对传统的实践美学的突破,也是对从古希腊以来传统的认识论美学的突破,具有重要的学术探索和创新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朱立元先生的为人、为学、为师三方面感人的故事作了动情回顾,对朱立元先生的高尚人品、学术成就、教育贡献表达了充分肯定和由衷敬意,并衷心祝福朱先生生命之树、学术之树常青。

    祁志祥会长在小结中指出:一个学者虽然必须以学问立足,但如果学问好,而人格卑下猥琐,那是不会得到人们尊敬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大人之学为道”。同时,作为一个学者,光是人品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学问好。朱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品好、学问也好的学者。朱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不仅在于创构了实践存在论美学观,而且在于主编了各种版本的西方美学史,还培育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弟子。朱先生的美学贡献不可重复,但他与人为善、求真务实、虚怀若谷的人格,亦此亦彼、交流对话、多元共存的治学方法则是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发扬光大的。让我们学习朱先生的为人和方法,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取得真知,丰富美学的百花园,共同创造中国美学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