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社联第十届(2016)学会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6-10-20

    10月20日,市社联举行第十届(2016)学会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市社联主席秦绍德致开幕辞,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主持开幕式和学术报告会,并宣读了2016年全市主题征文活动社联系统优秀组织奖名单。市社联所属各学会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200多人参加会议。本届“学会学术活动月”各项活动将于10月20日至11月20日举办。期间,市社联所属的多家学会、研究会将联合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及党政机关等单位共同举办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学术论坛、跨学会学术研讨和青年学者学术活动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160多项。

    秦绍德在致辞中对各学术团体积极参与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表示感谢,指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对我们社科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十年来,社联所属学会和民非通过学会学术活动月这个平台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千余场,既有关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又有关于我国和上海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探讨,为学科发展作出了学术团体应有的贡献,也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发挥了智囊团作用。希望专家学者、青年才俊以及各学会会员在学会学术活动月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身的风采,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出智慧的火花,不断推动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图为市社联主席秦绍德致开幕辞

 

图为 市社联专职副主席解超主持开幕式和学术报告会

 

    学术报告会上,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陈卫平、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袁志刚、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分别以“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借鉴外来与构建中国话语”、“中国经济增长与供给侧改革”、“学习5•17讲话 ,深化对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研究”为题作了学术报告。陈卫平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要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当遵循的。“不忘本来”是话语体系的主体性,“吸收外来”是话语体系的包容性,“面向未来”是话语体系的前瞻性,这三者互相关联。关于“不忘本来”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如何从传统话语体系中汲取经验,二是如何弄清传统话语的多重涵义。袁志刚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困境进行了解读,认为中国经济从过去三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慢慢步入新常态,其重要原因在于人口和结构性问题、储蓄和资本形成以及全球化背景。中国经济在今年不仅是长期趋势性因素在发生变化,决定短期波动的总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外需、投资和中国的消费需求。潘光认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世界史已上升为一级学科,国际关系更是成为学术界、乃至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深化”研究事关三个方面,一是要探索,把握规律性因素;二是要注重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三是要将基础、应用、对策三个方面密切结合。

 

图为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陈卫平作学术报告

 

图为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袁志刚作学术报告

 

图为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潘光作学术报告

 

图为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