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时代治国理政小常识与大道理】(1)丨为何在治国理政中要发扬钉钉子精神?

发布日期:2022-04-06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领导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他在不同场合的报告、演讲、文章、讲话、书信等中,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社会生活的常理、哲理,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的学理、真理,揭示了国家治理的道理、原理,在社会生活“小常识”与国家治理“大道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对这些小常识与大道理进行总结归纳、传播普及,是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的题中之义。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等专栏后,2022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与澎湃新闻共同开启“新时代治国理政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

 

    今天的关键词是:钉钉子精神。

 

 

    钉钉子蕴含了深刻道理

 

    稍有生活经历的人,都熟知钉钉子的动作,甚至亲手钉过钉子。但是,要真的把钉子钉好了,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不仅要钉得准,还要多敲几次,才能钉得牢固,起到固定物件的成效。

  

    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抓工作、干事业的深刻道理。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就明确将抓落实比作钉钉子。《之江新语》中的《抓落实如敲钉子》一文有强调:“抓落实就好比在墙上敲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一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这个说法虽然朴素,但又形象巧妙地道出了狠抓落实的一种方法,干好工作的一种劲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搞调研、抓工作、作指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解决改革发展、治国理政中的矛盾和问题。2013年,他在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在此后的很多场合,他都对钉钉子精神有提及、有说明、有要求。

 

    可以说,钉好钉子是日常生活的“小常识”,也是治国理政的“大道理”。简而言之,这要求干工作、抓落实必须用实劲儿,钉子才能钉得进、钉得牢,切忌等待观望、裹足不前,切实干出成效、抓出实效;要求找准方向、抓住重点,尤其是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求不能像“撒胡椒面”,要抓到点子上,盯住重点,以点带面,解决事关全局的突出问题;要求持之以恒,要“一锤一锤接着敲”,不断钉下去,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做到一张好蓝图一干到底,干出实绩来。

 

    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钉钉子”

 

    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意义,他常将“钉钉子”与“狠抓落实”联系在一起,抵制弄虚作假、花拳绣腿,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他还提出“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等。

 

    这么强调“钉好钉子”与“狠抓落实”,并不是偶然的。新时代意味着新环境新任务新目标,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前所未有,国内外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要求在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都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好钉钉子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讲落实主体责任,提出领导干部要既做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要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把手,要敢于担当、亲力亲为,要狠抓工作,亲自抓、亲自管;讲抓落实的态度作风,提出要有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要坚定信心、扑下身子、狠抓落实;讲具体落实,提出要分解任务,一项一项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干,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以点带线、从线到面,要明确责任,主动作为、合力推进,要明确分工、明晰责任,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要抓住突出短板、薄弱环节,分清轻重缓急,加强政策配套,加强协同攻坚,加强督察落实。

 

    具体而言,在深化改革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注重评估改革推进效果,及时研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特别是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脱贫攻坚上,他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在民生建设上,他强调要持之以恒抓好民生工作,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在作风建设上,他要求各级干部要以上率下,发扬钉钉子精神,把转变工作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新成效。在“一带一路”上,他也指出要以钉钉子精神不断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在治国理政的其他领域,也都要求发扬钉钉子的精神。

 

    持续发扬钉钉子精神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是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重要经验;注重落实、强调实干,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必须真抓实干,力戒空谈。“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可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以钉钉子的精神真抓实干干出来的,那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更重、困难更多,绝不可以“喊口号”,浮夸、浮躁要不得,而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持之以恒,一茬接着一茬干,不断攻坚克难,朝着目标前进,否则必然落空。

 

    (作者:上官酒瑞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06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480732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