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信息 > 正文

【新闻报道】西方理论不能很好解释中国转型实践,社会学如何构建“中国学派”

发布日期:2019-07-01

        日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新中国70年:社会学与社会发展”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市社会学学会承办。


7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市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李友梅教授以“中国社会整合的实践经验”为主题作了发言。她指出,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和开放社会的进程中,尤其是在既定制度规则受到全球化大潮的迅猛冲击、面临外部压力和内部张力的双重影响下,如果选择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所需要的内在动力,并勾画出一个清晰可行的、能够为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的蓝图,就能最大程度调动更多积极因素。“小康社会”的提出和持续建设,就是一个最佳例证。

        李友梅梳理了小康社会自提出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衡量标准是在实践当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从温饱小康到富裕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从经济标准小康到全面发展的小康,这个过程成为考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重大成就的一条主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小康社会建设是一个可以凝聚中国各民族人民美好理想的发展路线图与时间表,同时也是国家引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增强社会信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符合人民群众不断改善民生的需求,具有内在发展动力,发挥着引领社会预期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聚焦新中国70年社会政策研究。党和政府一贯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接管政权开始,就着手做保障改善民生的事情。从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中国工业化体系,到建立一套社会保险体系,民生不断得到改善。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前,民生保障的现实要求是在经济落后条件下保障每个人基本生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些制度开始更多发挥市场的力量。但市场是把双刃剑,在社会保障领域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为此,加大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个主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要提高保障改善民生的水平等,体现出既积极又稳妥的发展思路。


社会学研究要着重培养六种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历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转型,我们称之为压缩型现代化。所以,基于西方的一些社会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社会的转型实践。中国社会作为全球化背景下转型社会的一个特殊样本,既需要新的理论,也有责任为创造新的理论提供素材。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指出,立足中国70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反思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中国社会学70年,特别是恢复重建以来的4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社会学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西方的社会学理论过度依赖,整体上缺乏学术共同体大致信服的理论建构;各种泛社会学化的趋势使得社会学研究越来越有被各种形形色色理论观点所替代的危险,社会学研究面临碎片化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虽然产生了有一定深度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对西方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很多时候依然停留在翻译性介绍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会学要有转型发展和创新发展,需要重点培育以下几方面能力。一是现实研判能力,要培养学生或者下一代学者具备准确研判现阶段和未来社会发展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二是培养具备对理想社会治理方案的规划设计与实践能力。三是要有社会引导力,即社会学研究者不能仅仅充当一个解释者,更多的还是要有建构社会的能力。四是培养具备联合攻关、协同作战的集体意识,慢慢形成中国学派。五是培养具备转化中国本土学术语言,开展全球性对话的学术能力。六是培养从中国社会现实当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学理论的能力,也就是新的社会理论建构能力。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19年6月29日)

相关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60340&time=156177396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