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年会 > 年会动态 > 大会 > 正文

黄力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在意义》

发布日期:2016-11-22

    11月17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大会围绕“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的主题,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黄力之教授做了主题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存在的兴起,能够获得对马克思主义问题的更深入认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在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渐进阐释。

    首先,必须重视作为“文化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由于我们过去只限于在政治上讨论马克思主义,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特性的忽略与轻视。其实,只要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并影响人的思想体系,那么其文化特性是必然存在的。从19世纪后期起,在这个世界特定的政治场合之外,或者,在特定的政治遭遇挫折时,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在总是可以确定的,如在欧美世界的书店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著作,在大学里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课程,在某些公共场所(如伦敦马克思的墓、德国特里尔马克思的故居,还有世界各地的马克思、恩格斯塑像等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标志物时,都可以视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特性的存在。特别在当下,当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复兴”再度发生时,轻视这种文化存在是要犯错误的。

    其次要运用“文化是历史必然性的起点”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在形式与载体。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存在之意义,可以在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学说中得到证明。葛兰西认为,对于资产阶级的统治来说,一方面依靠威权的国家机器,但另一方面依靠“文化领导权”,后者使得资产阶级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了社会各阶级的支持,使其统治拥有合法性基础。那么,作为对应性原则,共产党人首先必须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展开同资产阶级的对抗,获得大众的支持,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正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以及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的工人运动的影响下,知识分子中的一些特殊人物通过文化载体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正因为这些人是有知识的人,他们能够将自己先前接受过的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他们对现实、历史的思考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由静止的文化文本变成了活生生的、指导行动的思想。中国的革命同样经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起点的路径。当19世纪中期世界已经有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组织的时候,中国对此既不知道也没有。有资料显示,中国思想界对马克思的最早关注,见之于1899年2月上海的媒体。而关于《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是在1920年8月,首版印刷量很少。这时候离中共的正式成立,尚差一年的时间。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也是文化存在先于政治存在的,是由文化走向政治的,毛泽东就回忆自己是由于在1920年读了《共产党宣言》而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退潮过程后,我们必须重新注意到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形式、文化人的接受这些关键要素之意义。当一种文化形成并存在时,它就会如水如空气那样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因此,当马克思主义以文化形式存在时,意味着文化中的人们迟早有一天会按照文化地图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三是沿着“文化何以走向政治”的路径,分析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存在走向政治存在的路径与发展。马克思在1845年说了一句名言:从来的哲学家都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作为文化而存在是它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之出发点,但不是其终点,只有成为政治存在,才可能改变世界。回望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存在走向政治存在的历史,人们或许应该从中领悟到,对于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来说,由于当年苏联东欧剧变的后遗症,以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已经终结,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下世界的文化存在不以为然的态度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当下,在这个潜伏危机的国际世界中,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存在走向政治存在的可能性愈益明显,历史将证明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复兴”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