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29日,由上海社联《学术月刊》和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召开。会上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长江学者陈思和教授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日本东京大学的藤井省三、一桥大学的坂井洋史、早稻田大学的千野拓政、小川利康,美国杜克大学的罗鹏、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寇志明教授,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的洪昔杓、金河林,澳门大学的黄维梁、南京大学的吴俊、上海交通大学的陈建华、何言宏、浙江师大的高玉、北京大学的王风、华师大的文贵良、深圳大学的曹清华、江苏师大的张卫中、复旦大学的张业松等教授,约有三十余名海内外相关专家参加研讨并报告自己的会议论文。会议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包括晚晴“科幻”和“香艳”小说的“新词语”,“五四”文白之争和胡适白话文理论,新诗格律化的物质基础和个体言说的可能性,小说散文戏剧和日记等各体文学语言问题的历史脉络,日语和汉语教育与中国作家语言习得以及日本读者对中国现代作家的接受,现代文学语言观念的西学和中国传统的思想资源,当代文学语言品格和语言优势,语言转向与文化权利运作,“边疆叙事”对当代文学语言可能的影响……都成为报告的研究对象;同时,会议也有相对集中的话题,比如方言。会议有15篇论文不约而同地专论一个作家一部或多部作品的语言问题,将语言问题和作家具体的语言实践结合起来考察,这是文学语言研究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
(学术月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