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学术资讯 > 正文

《学术月刊》等评选发布“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发布日期:2006-02-09

        由市社联主办的《学术月刊》2006年第一期首篇刊登了《“2005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揭晓》。“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联合《文汇读书周报》从2003年开始举办,这是第三届。评选活动坚持以社会关心学术、学术走向社会、推动学术创新为指导,以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为原则,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一、精心筹划组织,增强评选活动的广泛性、权威性、社会性
        这次评选在总结前两届评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各学科专家初选、评选会复选、综合专家组审定等方法,在酝酿、评审、发布等各环节精心筹划、精心组织,增强了评选活动的广泛性、权威性和社会性。
        一是加大征求意见的力度,增强活动影响的广泛性。相对前两届,本届评选活动更加注重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努力形成品牌效应。2005年10月,《学术月刊》编辑部将 “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推荐表”发往全国各地的高校、党校、干部管理学院和社科院所,同时通过互联网将上千封信件、表格发给刊物的投稿作者、热心读者,扩大了征求意见的覆盖面。在汇总、整理有关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17个意见相对集中的选题,刊登在12月9日出版的《文汇读书周报》上,请读者进一步发表评论。《学术月刊》编辑部对反馈意见逐个筛选,最终形成了16个备选话题交专家组评定。
        二是坚持标准集合专家意见,增强评选结果的权威性。评选活动坚持“三项标准”:即年度相对比较集中探讨的前沿性理论问题;对新世纪学术具有一定导向性和前瞻性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公众关注度的理论问题。评选过程中,主办方始终注重采纳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增强了评选结果的权威性。在初评阶段,以书面形式征询全国各地的高校、党校、社科院所社科工作者的意见,确保初评名单的专业水准;在集中评审认定阶段,更是力邀本市10位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专家参与,使得最终结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三是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增强学术热点的社会性。本次评选更多地聚焦社会大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以及理论工作者对这些问题所作的理性思考和学术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儒家文化与国学热”、“非政府组织”、“大学制度变革”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纷纷进入评选名单。主办方力图通过对这些热点话题的再思考,在社科界大力营造学术对时代与社会进行理性反映和思考的氛围。
        二、2005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及评选理由
        这次评选发布的“2005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主要内容以及评选理由是:
        1、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发端于2004年的“中国是否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的讨论在2005年达到高潮。许多学术论坛及各类媒体不断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意见,随着吴敬链、厉以宁、林毅夫、樊钢等一批经济学家参与其中,使这场争论和讨论更加为学术界、理论界和国家政府机构所瞩目。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问题的讨论,是涉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抉择的战略性问题,也直接关系中国进入“十一五”规划新时期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改革开放政策定位的重大战略方向。
        2、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实现形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学者们在热烈的讨论中着重指出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国家应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指导原则编制各类规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合理化,使循环经济系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具备抗冲击能力。
        3、怎样看待“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2005年7月,经济学家刘国光发表长篇谈话,在学术界引发争论。支持者认为,这篇谈话对经济学界拨乱反正、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保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反对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真正的焦点在于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推进政府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才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不能借所谓的批判新自由主义而否定改革
        4、马克思哲学中的现代性思想。近年来马克思哲学中有关现代性思想的研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指出,马克思既是现代性的继承者,又是现代性的反叛者和重建者。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待现代性的简单态度相比,马克思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价值态度比较辩证。应当超越经院哲学对马克思学说的解读方式,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语境中打开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
        5、儒家文化及“国学”热的利与弊。愈益热烈的弘扬儒学活动,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强烈关注,在如何重新评价儒教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及作用、当代中国是否需要“重振国学”、“重振国学”是接续文脉还是复辟返古等问题上开展了争论。争论焦点一是如何看待“国学”及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二是“国学”是否包括近代以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中国学术。
        6、关于非政府组织(NGO)的研究。2005年,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关注的重点从一般的概念研究转向了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学界认为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还远远不够,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税收优惠幅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行业自律和公信度,完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中的法团主义,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工资、人事、社会保障政策。 
        7、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取向与模式选择。中国大学的合并、扩招和“圈地”带来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发展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关系的重新审视。2005年,学术界的目光集中在了大学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问题,论域涉及高校人事、财政、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及其法治化等问题。许多论者指出,面对全球化教育发展的压力、国内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张以及非完全性市场化运作等挑战性因素,中国高校要想成功地整合教育资源、保持有序和高效的自主运行,必须走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
        8、中国如何“和平发展”。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完整阐述“和平发展”思想,标志着“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研究探讨中国如何和平发展问题的新高潮;尤其随着2005年世界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平发展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必然性,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关系,以及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等。
        9、城市化与文化研究转型。近几年来,快速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当代人文学术、特别是对从传统文艺学及美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直接开拓出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新学术方向。一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研究。二是以江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开拓出了“江南美学与文化”、“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等具有学术创新意义的研究空间。三是一些具有当代特色的城市文化现象成为众多人文学者竞相追踪与讨论的热点。
        10、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界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并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和专著。除了在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等方面达成共识外,还在一些抗战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三、媒体及社会各界对评选结果反响热烈
         “2005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结果发布以后,引起了媒体的热烈反响。《解放日报》、《东方早报》、《报刊文摘》等对本次评选活动及十大热点先后作了专题报道,这些消息的发布带动了网络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以《独家报道:“国学”成2005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为题进行了报道,并配发评论指出,“透过结果我们发现,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随后,中央电视台的央视国际、中国青年报的中青在线、北京青年报的北青网以及中国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世界财经报道、教育资讯、文化研究、中国学术论坛等多家网络媒体也作出相关报道和评论。据初步统计,包括“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在内的网络媒体已经发布相关报道8000多条。媒体的集中报道,使得本次评选活动在社会各方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不少读者以各种方式和《学术月刊》编辑部联系,发表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把学术热点问题的探讨和交流引向深入。
        市社联和《学术月刊》在总结这次工作时进一步认识到:1、学术刊物已成为当代学术生产链中的核心环节,要努力发挥对优秀学术成果和学术人才的发现、评价功能,以及对学术活动的总结、归纳和引领作用。2、上海学术界要多花大力气加强学术刊物建设,积极应对国内学术期刊的激烈竞争,努力把包括《学术月刊》在内的一些优秀刊物打造成代表上海学术水准的文化名片。3、上海学术界和学术刊物应当更多筹划和推出类似“年度中国学术热点评选”的活动,关心国家学术生活,扩大活动范围,增强社会影响力,形成主导性的学术话语权。为此,市社联、《学术月刊》将再接再厉,力求把“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建设成一个更具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