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研讨 > 正文

三十而立(3)| 张幼文:浦东对外开放的特殊内涵

发布日期:2020-04-19

【编者按】今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跨时代的国家战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学者撰文,回首波澜壮阔的30年,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浦东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实践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

 

 

    30年来,浦东的对外开放以其特殊的内涵显示了中国开放型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是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的一个战略节点。从封闭型计划经济向开放型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十分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整个1980年代中国经历了从思想认识到模式选择的全面探索,障碍不断突破,困难也一再显现。进入1990年代,整个世界注视着中国的走向。浦东开发开放无疑是中国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坚定走开放型发展道路。

 

    正如在经过了省道、国道甚至乡间小道后驶上高速公路一样,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开始高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阶段以浦东开发为标志性起点,也以扩大开放为显著特色。开放在中国高速增长中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以外资为载体的各种高级生产要素向中国流入,伴随着改革释放的国内生产要素,从生产要素投入总量的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两个方面同时推动了增长速度的提升。浦东实践是开放促发展经济学原理的生动案例。

 

    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从一个小渔村出发的开放探索是在保持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稳定下的一种战略。与此不同,浦东对外开放推进的是另一种战略,即依托现有大都市的开放战略。这既是一个更为大胆的战略,也是充分利用上海这座世界著名大都市的开放基因的科学战略。30年来的进程表明,上海的浦西基础对于浦东开发开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各种优势条件的充分发挥使浦东对外开放从一开始起就可能定位于开放型国际大都市目标。

 

    这一开放模式也包含了另一个重要内涵。浦东对外开放采用的不是经济特区的围网模式,而是大都市的非围网的开放模式,在商品和要素的流动上浦东新区从一开始起就没有任何障碍。这事实上体现了真正的开放型经济目标要求。围网模式更多适应于自由贸易区式的开放,而中国最终要建立的是整个国家的开放型经济。浦东对外开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了国家全面高水平开放的要求。在这一大目标中浦东也同样采用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园区型经济,这种模式更适合于政策的执行和基础设施的利用,是整个开放型经济中的功能性区域,体现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空间结构。

 

 

    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是浦东开发开放后确定的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也体现了浦东开放型发展的内涵。四个中心的本质是市场经济中心,都冠以“国际 ”二字因而是开放型的中心。上海原来的地位是计划经济的工业中心。从内向型工业中心转变为开放型市场中心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内涵在大都市发展战略上的表现,浦东的对外开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

 

    2013年9月挂牌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浦东对外开放中的一个台阶,更是中国探索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标志。这是全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承担的是通过试验取得经验实现在全国复制推广的任务。自贸区的重心不是贸易本身的发展,而是更注重开放型投资环境的创造。自贸区完成了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这一开放模式的探索,使国家采用了具有更高开放度的世界通行市场准入模式。自贸区探索了全面的政府职能改革,以规范、透明、法治、高效为原则推进政府改革,以更好的营商环境而不是更优惠的政策洼地吸引外资。这一试验及其在全国的推广是国家对外开放的一个历史性进步,即从以税收等各种优惠为标志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以规范营商环境为核心的体制性开放。

 

    自贸区新片区不只是自贸区空间上的扩大,而且是国家开放战略的升级。新片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综合与高端。所谓综合,就是其发展战略全面覆盖人才、科技、产业、贸易、外资、企业和体制等各个方面;所谓高端,那就是摆脱了国家开放初期靠发挥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战略,转而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指导方针。与整个国家的发展一样,目标已经从规模转变为实力。从空间上讲,新片区是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但其真正意义却不只在于自身的发展,而在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引擎。

 

作者:张幼文(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文、来源 ▏市社联、文汇报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