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当代西方美学研究暨陆扬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综述

发布日期:2014-09-01

    由上海市美学学会举办的“当代西方美学研究暨陆扬教授学术成果研讨会”于2014年8月30日上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会议室召开。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朱立元教授致开幕词,复旦大学中文系陆扬教授致感谢词,二十余名专家学者结合陆扬教授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和《后现代文化景观》两部近作展开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一、融:理论家的介入姿态
    “日常生活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是对后现代都市生活的一种概括,其含义包括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消解、生活反过来模仿艺术,以及消费文化将日常生活拟像化,显示一种布尔乔亚和波西米亚相结合的“布波”族趣味等。陆扬教授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A Critique of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以文化研究的西学东渐和本土化努力为线索,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中国文艺学和美学历经的“文化研究转向”的一个本土名称,提倡在日常生活的常态中发掘艺术的潜质,而不是一味地为现代都市的消费主义的合理性进行论证。陆扬教授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批判,一方面将其置于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批判语境,另一方面强调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他主张的美学介入生活,在与会嘉宾中引起了普遍共鸣。
    复旦大学中文系李钧副教授认为,萨特的“介入”强调的是直接性,通过文学创作来直接参与社会实际和政治生活;陆扬教授的“介入”更多的是一种姿态,展现的是理论家的介入姿态。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陆扬教授不仅进行了后发的、冷静的思考,而且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整个现象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察,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视为后现代都市生活的逻辑的体现,他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考察和论述已然进入了纵深维度。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朱光表示,美学理论家对日常生活的介入非常难得,陆扬教授展现的理论家的介入姿态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在美学被冷落、遭受冷遇的情况下,理论家不应该也不能够缺位,其介入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哲学研究层面的介入,另一种是文化文论层面的介入。陆扬教授通过文化文论的层面进行介入,他对当代学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美学介入到日常生活。这种面向实践的姿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实践美学的体现。
    对于陆扬教授展现的理论家的介入姿态,上海社科院许明研究员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陆扬教授沉浸在对细节的描述中。许明研究员结合自己在京沪两地的旅居感触,谈到京沪学人的差异之处:北京学人侧重对事件的介入,上海学人注重对细节的介入。陆扬教授沉浸于对细节的描述,是上海学人的典范,这与他沉稳的个性密切相关。其二,陆扬教授在写作中进行了主体性的介入。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中,陆扬教授对研究者的分析论述,可谓是娓娓道来,较好地体现了主体性的介入。其三,陆扬教授将批判的立场,选择性地、潜移默化地沉浸在叙述中。当下中国缺少对消费文化的批评和引导,陆扬教授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生发开来,对文化研究进行批判,为文化批判界提供了很好的榜样。为使理论家能够力所能及地介入,许明研究员还建议重建意识形态。
    二、思:美学与文化的研究思路
    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文化研究三十余年,陆扬教授著述颇丰。著作主要有《中世纪文艺复兴诗学》、《欧洲中世纪诗学》、《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文化研究导论》(合著)、《死亡美学》、《德里达的幽灵》、《<圣经>的文化解读》(合著)、《文艺复兴诗学》、《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和《后现代文化景观》等;译作主要有《论解构》、《呼啸山庄》、《重构美学》(合译)、《第三空间》(合译)和《文学是什么》等。陆扬教授兴趣广博、成果丰厚,他的治学经历所提供的美学与文化的研究思路,引起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上海政法学院新闻传播与中文系祁志祥教授认为陆扬教授的学术研究,在纵横角度体现了西方美学的研究思路。其中,横向角度指的是西方美学研究从艺术扩展到艺术以外的生活,如文化、审美文化、大众文化等。陆扬教授领衔主编《文化研究导论》、出版《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无疑是文化研究领域的弄潮儿。纵向角度,指的是西方美学研究从古典到当代的历时拓展。蒋孔阳先生和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其中第二卷中世纪美学由陆扬教授一人独自担纲,显示出非常扎实的功力;朱立元教授主编的《西方美学范畴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其中现代性、后现代性章节由陆扬教授担纲,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陆扬教授的学术研究从中世纪美学向西方当代美学拓展,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系统论述,领当下西方美学研究之先。
    回顾新时期以来文艺学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上海大学文学院曾军教授认为陆扬教授是很好的个案代表。以80年代美学热、90年代文化研究热为例,曾军教授认为陆扬教授对两次热潮作出了深入的回应。陆扬教授精于中世纪美学文论研究,这是国内研究的薄弱之处;陆扬教授的博士论文选择研究德里达,显示出敏锐的学术眼光。曾军教授忆及导师王先霈教授专程赴京求证陆扬教授的德里达研究,赞誉颇多,认为陆扬教授对德里达的解构作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较好地回应了80年代美学热。90年代文化研究热,陆扬教授当时参与不多,而今出版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是时隔十年之后对文化研究热的重新反思。这种后发的阐释,恰恰彰显出学者的独立性,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谈及黑格尔的理性解体之后美学该如何发展,朱光认为陆扬教授的学术研究是很好的体现。作为理论家,陆扬教授深入地了解理论需求,将理论干预现实。特别是当批评和评论不到位的时候,理论家更不应该缺席。陆扬教授的美学与文化研究,具备着丰富的现实意义。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姚全兴副研究员注意到陆扬教授的死亡美学研究,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很有价值。中国古代虽有屈原投江、荆轲求义等死亡故事,但传统文化对死亡的研究多采取回避的态度。陆扬教授于90年代对死亡美学进行研究,牢牢把握住两个层面的契机,即真善美层面的契机、艺术层面的契机,探讨死亡与审美之间的关系。死亡美学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国人大多忌讳死亡的命题,而在一定程度上死与生互为因果。
    从陆扬教授的学术研究历程来看,不妨说他历经了一种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为嘉宾们所关注。朱立元教授认为文化研究作为无所不包的“巨无霸”,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有其原因。诚如斯图亚特•霍尔所说,伯明翰中心文化研究的兴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欧美政治普遍向右转,保守主义盛行,左翼批判理论受到主流传媒攻击。在西方,文化研究在伯明翰学派之后传到美国,与现代、后现代社会相结合。根据特里•伊格尔顿、乔纳森•卡勒、希利斯•米勒等人的论述,文化研究在西方有着特定的语境。当我们的大学的文学系变成文化研究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朱立元教授指出我们既要看到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即视野与方法的拓宽,也要看到文化研究对传统文学文化的冲击,正视其消极作用,捍卫经典文学的位置。
    三、行:知识分子的为人为学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王杰教授对陆扬教授给予高度评价。王杰教授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为研究生教育设置了外籍教授课程学分,当外籍教授因事无法来沪时,是陆扬教授帮忙来为研究生们上课,并获得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忆及当年在河南开封召开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议,王杰教授对陆扬教授谈及学术兴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时隔不久,陆扬教授主动将特里•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The Ideology of the Aesthetic)英文版复印件寄来,帮助王杰教授开启《审美意识形态》的翻译工作。陆扬教授先后师从贺祥麟先生、蒋孔阳先生,在两位先生的言传身教下形成扎实严谨的学风。王杰教授认为陆扬教授是实践型知识分子,找到了当代知识分子发言发声的方式。
    复旦大学中文系张德兴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志荣教授认为,陆扬教授在文化研究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例如《后现代文化景观》一书中关于爱德华•索亚第三空间的论述,既建立在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论述。在学术视野方面,陆扬教授更是领风气之先,他80年代将德里达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德里达研究在中国与2000年左右成为热点,之后德里达到访上海,陆扬教授与德里达进行了很好地沟通。朱志荣教授指出陆扬教授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研究方面功力扎深,在美学、诗学、文化研究和后现代研究方面视野开阔,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显示了对当下的关注。
    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才勇教授对陆扬教授认为,陆扬教授的学术研究有着独特的叙事方式,并沿着这个叙事方式一直在做。如果说陆扬教授翻译的《呼啸山庄》令人惊诧,那么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则以感性的笔调展现出理论的一面,即在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开始消失时,我们在理论上如何看待艺术。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金丹元教授认为,《后现代文化景观》不但列举了我们熟悉的福柯、德里达、拉康,还介绍了德勒兹、索亚等理论家,对后现代的关注面很广,对相应代表人物的论述很严谨。陆扬教授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介入现实生活,在举例方面很有广度,比如魔兽世界、臧金生、金山农民画等。
    朱立元教授评价陆扬教授在学问上做到了很高的境界,主要体现在三个融通:古今融通、中西融通、理论与实践融通。陆扬教授的研究对象,遍及中世纪美学和当代美学,他始终站在学术前沿,特别是90年代至今介绍甚少的西方当代美学研究,践行着古今融通。陆扬教授致力于中西融通,其研究重点虽然在西方美学,但他关注着中国现实,也将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相沟通,让我们觉得西方的不全是外来的。陆扬教授将理论介入到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通。赴欧洲进行学术会议期间,陆扬教授敏锐地发现了德里达研究在北美和中国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势头,但在法国本土学界似乎并无起色。带着对这一现象的思考,陆扬教授在《后现代文化景观》第一章论述了“法国理论”的命运,将“法国理论”在美国、在中国、在法国的不同境遇,形成严谨的文字论述。陆扬教授不仅在现实实践中发现理论的研究差异,而且主张将理论直接介入生活实践,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就是非常好的例证。(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