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让教育与学习贯穿生命的全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

发布日期:2009-10-10

        8月20日,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上海远程教育集团联合主办“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市教委、有关院校和研究单位等的领导和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市终身教育研究会会长薛喜民致辞。
        上海是全国唯一在市教委设立终身教育处的省市,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终身教育与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的会议,足见上海对此工作的重视。2007年以来上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城市取得了长足进步,包括推进207所社区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数字化社区网络和终身学习资源库等的建设,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的立交桥,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5511工程”(50个机关、500家企业、1000个社区、10000个家庭的学习化试点)。
        会议邀请了6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终身教育的命题及其新认知、逻辑体系及其架构、实现平台及其手段、多元关系及其立交桥,以及教育和学习中家庭与社区的作用等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
        一、教育即生命,应贯穿人生的全过程
        市沪东教育集团终身教育研究室主任王恩发,通过对教育本质与人生的关系,向大家解读了全新的终身教育观,即:终身教育是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是对生命的保护、敬畏和尊重,是对生活的珍爱、对人生的享受。
        他指出,终身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教育的延伸,更包含对人生基本问题所采取的新的观念、态度和方法。现代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正在成为亿万群众参与的社会实践,其不仅对当代教育,而且对现代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他认为,以一种终身教育的宽广视野和终身学习者的年轻心态,致力于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人生境界,在无限的追求中保持一份清醒、一种平衡,使人生更有益、更悠长,这就是现代终身教育的真谛所在。
        二、终身教育体系及其科学的建构
        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叶忠海认为,终身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终身教育思想,根据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规律,为达到一定教育目标所构建的各级各类教育、各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的综合增长率系统。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应消除两大误区:一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是各种教育要素的简单相加;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是仅仅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就能一蹴而就的。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沟通制度,特别要建立和完善高中后各类教育沟通和衔接制度;建立和完善回归教育制度,特别要进一步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制度,特别要研究和探索市民社区学习成果认定和互认制度;建设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资源库。
        三、数字时代终身教育的条件与科学践行
        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副主任王民认为,一方面,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还面临着各地终身教育发展不均衡、终身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够、终身教育支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发展终身教育的有利条件也逐渐增多,如:信息存储之大集成, 为终身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便利;信息网络之大辐射,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公平环境;信息获取之大便捷,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信息服务之大平台,为终身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他指出,数字时代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应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建设一个终身教育资源库,范围覆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党员教育等领域;内容来源涵盖沪内外、国内外,并具有相当的学术权威性。第二是建设一个学习门户,主要栏目包括学习信息、学习超市、学习圈、在线服务等;学习门户可提供社区学院子网站公共服务和已有平台无缝连接,实现信息上通下达。第三是建设四个学习平台,包括互联网学习平台、卫星学习平台、数字电视学习平台和移动学习平台。第四是建设五个支持中心,即:数据中心、监控中心、会议中心、呼叫中心和学习中心。
        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齐伟钧介绍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举措之一的“教育立交桥”的建构问题。上海现代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顾晓鸣就处在多元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如何用终身教育理念引领家庭教育,作了多视角、多维度的阐述。

(王震国)

来源:《社联通讯》200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