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社会越是多元越要突显核心价值--市哲学学会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9-05-20

        3月15日,市哲学学会举行“价值的普遍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学术研讨会。本市部分高校、社科院、市委党校的哲学理论工作者20余人参加,会长陈章亮主持。现将研讨情况综述如下:
        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一元导向
        一些学者在发言中指出,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后,社会经济生活变化巨大,利益主体的多样,必然使社会精神生活及意识形态产生多样化,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也不可能千篇一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承认并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从这一实际出发的顺应潮流之举。不断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和更大程度对外开放的趋势,使多样化的格局将长期存在,不能仅看其负面作用,它使社会生活保持生机与活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强调一元导向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导向。
        有学者认为,越是社会多元和价值多样,越需要凸显核心价值,越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导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经说得明白:“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则更应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理论与话语系统,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反映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与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
        有学者谈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人们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取得思想共识,坚持正确的方向。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民族奋发向上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格外重要、弥足珍贵,有助于人们增强信心与底气,增强凝聚力共克时艰。有学者认为,我们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要坚持一元导向,有力抵制各种错误与腐朽思想的影响,把握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与主动权。在交流、交融与交锋中辩证处置,有效平衡,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求主动,在复杂中抓整合。
        关于“普世价值”的概念演绎
        与会者围绕“普世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学者指出,普世价值来源于宗教的价值观念:一是基督教的“救世主”,一是佛教的“普渡众生”。前者的普世价值运动出现于20世纪初期,但“世人都有罪,耶稣是为救人而降生,使人不至灭亡而永生”,是基督教救世主的应有之义,而后者则主张“广施法力使众生得到解脱”,基督教与佛教在拯救人类的主张上是一致的。有发言者专门查阅过我国的《辞海》和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都没有发现“普世价值”的词条,而西方社会竭力推行普世价值,醉翁之意不在普世价值本身,而是反映出在普世价值之外的用心,即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对外推行霸权主义。这位学者认为,在当今尚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人类社会中,超阶级和超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以为只要把西方资产阶级的那一套价值当成普世价值,用它来取代社会主义的价值就能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不是太天真就是别有企图。诚然,普世价值在学术上尚有探讨的余地,有学者提到普世价值不啻为宗教家的热情,哲学家对此务必冷静。
        有学者认为,价值作为关系范畴,既有主观属性也有客观属性,诉诸主观性的视角分析,价值问题非常复杂,作为对象性的客体能否对主体具有意义,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和评价,而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即分属于不同的阶级、阶层、人群、集团等,因而必然因主体的不同而异,这就谈不上价值的普世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照搬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去套用。当从客观性的视角去分析,尽管价值的主体属性各不相同,毕竟有其客体属性,这至少说明价值还有客观性,这就为普遍性提供了基础与前提,因而还是受到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的制约。承认价值的客观实在性和普遍性,和普世价值并不是一回事。也有学者对价值作为关系范畴的表述表示质疑,认为从哲学史上追溯,这不过是新实在论的观点。恩格斯根本不承认价值的存在,认为价值是商品拜物教的后果。
        “普世价值”讨论的意义所在
        有学者认为,当今普世价值问题之所以引起关注与争论,涉及当今中国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其核心和要义在于怎样实现现代化。换言之,当代中国到底怎样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方向、路径与手段是什么。学者们谈到,在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60周年之发展关键性时期,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决不能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文明轨道,决不能把西方的那一套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奉为“普世价值”而全盘照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为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支撑。在这一实践进程中,也必须积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借鉴西方社会的“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李家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