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中国能否跟上世界潮流:靠实行科学发展

发布日期:2009-05-20

        2月28日,由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研究”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市马研会会长、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吕贵出席年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回顾了2008年度工作的基本情况,接着对如何做好学会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来自本市的一百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市委党校董瑞华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历史考察。他指出,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逐步产生的。早在19世纪40年代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提出了这一命题。并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存状况的批判,系统阐发了这一思想。在19世纪50年代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系统地阐释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人的自由发展与科学技术以及自由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理论。在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就商品经济对人的发展作用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何云峰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个体主义”的扬弃。他指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产生之前,“个体主义”已经成为西方的一个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的“个体主义”既有批判,又有继承。在马克思看来,个体主义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然要出现的社会文化价值理念之一。
        市委党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国把我国现阶段的时空特点分析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纵向上,时间压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资本主义国家150年的发展压缩在短短的三十年,所以在三十年里,成就无与伦比,但问题也是前所未有,如工人失业,农民失地、社会失稳、道德失范等问题近年来集中出现。二是横向上,空间失衡。如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城乡失衡、产业失衡、地区失衡等问题。三是竖向上,层次错位。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没有预料到的。革命在落后的国家爆发,说明事件的发生不是遵循理论逻辑而是遵循历史逻辑。在一个生产力落后、发展水平多层次性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错位。当代中国是一个具有复杂时空特点的国家,如果不去好好研究中国国情而妄谈什么主义,那只能是刻舟求剑而无所得,或者是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胡振平指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主要依据在于科学发展观在以下三大理念上实现了飞跃:一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在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对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以钱为本”、“以官为本”的理念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得出来的。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的核心,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二是和谐发展的理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论理念,它强调在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中解决矛盾。三是求真务实的理念。这是实事求是理念的发展和延伸,但比实事求是更有针对性。现在不求真务实的事太多。为什么科学发展观落实不下去?就是没有坚持求真务实的理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以上三大理念。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余源培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今天实践科学发展观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而且要提高到“道”的高度来理解其重大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实,决定着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如果说在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失去了现代化的机遇而导致落后了,那么在21世纪,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能不能够跟上世界的潮流,引领世界潮流,关键是看是否实行科学发展。只有实现科学发展,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第二,科学发展观是“观”,这个“观”的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今天在讲“以人为本”时,一定要注意摒弃物本主义,反对以权为本,要做到和谐发展而不是倡导社会达尔文主义。第三,科学发展观更强调改革和发展的全面协调性。为了深刻认识这一思想,我们需要学习唯物史观的这样几个理论:一是社会有机体的理论;二是全面社会生产的理论;三是精神文化的生产理论;四是交往关系的生产理论;五是人与环境关系的再生产理论。只有把握了这些理论,我们才能够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五位一体”的战略要求。
        市马研会副会长、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丁荣生认为,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现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系统回应,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发展的一些新理念。其次,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表达。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至少有下面四个方面:一是立足于发展理念创新,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二是着眼于现代发展问题的综合研究;三是致力于统筹现代化全局;四是着力于增强社会的活力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最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新布局。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整体性部署,即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促进五大文明均衡协调发展。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学明认为,我们不能把科学发展观的深远意义,仅仅停留在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应该发展到什么样子上,而应该更加深入到它明确了我们人类究竟应当如何生活、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存在状态上。改变当前的那种以占有、以消费主义为宗旨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当今人类为了解决、为了使自己能够进一步生存下去所必需要解决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为解决这个难题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如果中国人民真正能够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构筑出一种新的人的存在方式,那么,中国将对人类历史作出一个伟大的贡献。
        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黄力之从现代性危机的角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他指出,现在的金融危机就是一场现代性危机,而现代性危机的实质就是物欲主义对人的完全控制。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来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人们对资本的贪婪追逐导致的生产过剩引发的,这是在现代性背景之下不可避免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马克思主义恰恰在人的生存方式的合理性选择上给我们提供了方向。《巴黎手稿》与《人类学笔记》首尾呼应,呼唤着人类理性的生存方式。在马克思看来,财富对人的控制只存在史前社会这一很小的历史阶段,我们现在仍处于史前社会,而史前社会相对于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来讲,是很小的一段。经过史前社会之后,我们人类最后最终会走向人的全面发展阶段。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注意的问题
        与会代表还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市马研会顾问马勤指出,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前,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不能由于顾此失彼而放松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
        对于如何在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市马研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石磊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他看来,大学的科学发展,必须重新认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一是大学的科研导向与教育本位的关系。应当看到大学不是一个研究机构,它必须以教育为本位,而学生显然是大学的核心。一旦丢掉教育本位,丢掉学生这个核心,大学就不知走向何处。二是大学的价值本位与服务政府之间的不一致性。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是引领国家长期发展的价值主体和文化主体,这是高水平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尽管也包括其他社会责任,所以,从根本上讲,大学的价值目标与政府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目标上,政府的目标和大学的目标又常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三是大学的学术本位与学校制度的冲突。大学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学术独立精神,当然也包括批判精神,学生如果都失掉了批判精神的话,可能就是庸才。如果我们的教育最后把学生的学术独立精神磨掉,我们的教育就彻底失败了。
        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陈锡喜把当前关于科学发展观意义的一些争议,放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他认为,第一,在处理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的关系上,不能牺牲发展来解决矛盾,更不能牺牲社会主义的本质来解决社会矛盾。第二,科学发展观不能简单地说是对以往的发展观的纠正,而只能说是依据现阶段的特征提出来的。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往关于“以人为本”的解读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需要整合。第四,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合规律性的,而且也是合目的性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第五,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解放思想主要是解决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第二次解放思想主要是解决姓资姓社的问题,而这次解放思想不像前两次那样集中,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体制机制问题。

(陈方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