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社会工作专业在灾后重建中大有可为

发布日期:2009-03-10

        市社会学学会于2008年12月9日召开“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近30位学界同仁和社会工作者出席会议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是“5?12”地震后,较早进入灾区的专业社会工作队伍,先后共派了9批队伍进入灾区协助灾后重建工作。研讨会邀请的曾守锤、范志海、朱眉华、何雪松四位教授分别作了“反思社会工作对自然灾害和创伤性事件的回应: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社会工作助人关系之定位与反思”、“灾后社区重建与社会工作”和“‘裹’与‘和’安置点社会工作的机制与策略”的发言。
        四位发言者向大家介绍了灾区的生活重建、家庭重建、关系重建和社会整体重建的具体情况。根据国际救灾经验,重建阶段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数倍于紧急救援阶段,一些社会矛盾也会逐渐浮出水面。此时,社会工作者除了在居民、社区发生问题时予以援助之外,应协助、促进居民和社区发挥自身潜力,促进他们从灾民走向居民。要不仅关照到微观服务对象的诉求,还需关注社区氛围的塑造、自主自立观念的倡导、社区资源的培育协调整合,以及增进居民、环境、社区的良性互动等。由朱眉华带领的华东理工大学第六批社工服务队主要开展了:1、居民互助提升;2、社区骨干实务能力提升;3、老人服务;4、志愿者队伍制度化建设;5、青少年服务;6、家庭服务;7、每日走访社区,做好重点个案等七个方面的社会服务项目。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提升了居民互助能力,围绕邻里和睦与社区互助的主题,重构了社会关系网络,提高了居民通过民主议事的渠道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了居民们的自我管理精神;为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在社区内连接支持资源,完善社区互助网络。受到当地居民的交口称赞。
        通过实地工作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的教师们发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他们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思路,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建议:
        1、“助人自助”和专业服务本地化
        灾后受创的个人、家庭及社区均需长期的重建,需要专业人员以专业方法逐步增能充权,帮助个人及家庭自救自立,协助社区自立自强。但以目前“输血”式的服务模式,很难依托服务队完成长期性工作目标。因此,化外来“输血”为自身“造血”已是当务之急。但是构建本地化社工体系,培育本地化社工人员绝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在灾区重建中构建社工服务体系,除了传统的“政府投入”或者“政府购买”形式可供参考外,还可考虑整合本地政府资源与外来从事社会服务的民间团体的力量,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型长期服务项目;也可以采用项目招标的方式,在当前资金十分匮乏的情况下,政府可以考虑让渡部分潜在资源,以争取社会团体长期从事本地社会服务。 
        2、关注民心民生,加强信息沟通
        国外的救灾经验显示,在重建阶段,由于居民关注点的变化,容易出现居民和政府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走访中发现,居民们对于政府住房安置政策、补偿政策、水电收费等议题的知晓需求不断增加,也发现一些由于上下沟通渠道不畅通所引发的不满和怨气。因此,政策的透明与宣传,政府与居民的沟通尤其重要。基层工作者需要通过关注民心民生,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真实需求,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处理。
        3、关怀城市新贫民阶层
        居民中的有一部分贫民或者弱势者很少机会接受救灾资源,也经常被救灾组织或者基金会遗忘。对于这部分居民,应注重“扶贫先扶志”和就业技能培育,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倡导小额信贷项目,鼓励和促进其生产自救。
        4、资源规划整合与个案管理
        安置点内的居民问题往往是多元而且复杂的。一个受灾家庭,可能兼有经济问题、住房问题、健康问题等,往往需要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协同工作。因此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除了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要成为“个案管理者”,去寻求、连接各种资源,使居民多重需求得到满足。
        另外,地震发生后,很多救灾组织和基金会进入灾区,各自提供服务或资源援助,然而因其背景和宗旨的差异 ,其资源分配的关注点和层面既有重叠又经常各自为政。这种不均衡状态的改变,需要政府宏观层面的规划协调,因为只有当各种外在资源成为统一的援助网络,才能发挥由点到面、错落有致、深入协调的合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工作将这些资源整合,社工扮演着分配或协调的功能,提供最必要的资源给最需要的人,这也要求社工既是一个资源网络的通晓者,也是资源连接的工作者。

(市社会学学会)

来源:《社联通讯》(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