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是“指南针”但不是历史进程表

发布日期:2008-06-16

        为纪念《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0周年,5月8日,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商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探索与争鸣》、《社会科学报》等媒体记者40多人出席。与会学者分别就《宣言》所阐述的一些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当代国外学者如何看待《宣言》、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全球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表各自的研究心得,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宣言》的当代价值
        《宣言》是一部有世界性影响的著作,它在西方国家那里也有广泛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信息所助理研究员朱美荣指出,许多国外学者认为,《宣言》是世界上得到最广泛阅读的文稿。自1848年初发表以来,迄今已经至少在70个国家用100多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次,总印数达3000多万册。在出版数量方面,大概只有圣经可以与它相比。当然,《宣言》也是最受误读的著作之一。但是,无论如何,《宣言》都有着恒久的吸引力。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为英国Verso版《宣言》所作导言中所说: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宣言》,当麻烦没有了,这本书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麻烦再次出现,那些忘记它的人们就又想起了它。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世人仍然需要《宣言》。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部时青昊博士对《宣言》蕴涵的工人阶级的概念及其所展开的阶级政治发表了看法。他认为,阶级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但是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和《宣言》的观点不同,高兹认为,当代工人阶级的状况有以下四个特征:工业无产阶级人数缩小了,工业工作岗位减少了,工作重要性降低了,工人阶级已经丧失了阶级意识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他先后提出了“新工人阶级”、“后工业的新无产阶级”等概念。1991年,他甚至认为:“历史发展和技术变迁,即便不是造成无产者的消亡,也造成了无产阶级的消亡”,社会主义已经丧失了它的“历史主体”。高兹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应该认识到,他的语境是在后工业社会内部。他没有从全球性的视野来理解《宣言》,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王向民博士从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分析了《宣言》的阶级理论的当代价值。他认为,《宣言》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时,强调它将表现出哑铃型结构的特征。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的频发和工人运动的风起云涌,迫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对资本关系和社会关系加以调整。到了20世纪,西方社会最根本的一个社会结构变化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西方社会呈现出橄榄型的结构。这一方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由以工业制造业为主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致了一个专业技术与管理群体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分配关系调整的结果,而且在“福利国家”思想的指导下,社会保障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制度上的改进促使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层,从而使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对于当今资本主义出现的这一新变化,并不能说《宣言》的阶级理论已经过时,也无碍于背后的资本运行逻辑,或者说,这只不过是资本逻辑的另一种面貌而已。
        对于目前理论界所普遍关注的《宣言》提出的“两个必然”是否已经过时的问题,华东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明军教授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此作了具体分析。他指出,《宣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南针,不是历史发展的时间进程表。《宣言》依据唯物史观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等相关概念范畴,得出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的结论。历史发展到今天,“两个必然”并没有出现,这是因为“两个必然”的实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无法容纳。这实质上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至于何时能够实现,《宣言》并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张具体的时间表。当然,《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当时的条件和认识而产生的相对真理,我们要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对待和发展《宣言》,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相对真理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和完善。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倪稼民对“自由人的联合体”进行了解读。她认为,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探索和争取自由的过程。资本主义在人类争取自由的曲折历程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它借助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普遍交往和联系,使人类第一次真正从古代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自然共同体的封闭狭隘性中解放出来,第一次在法律上承认了全社会成员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然而,这种解放,充其量只是“政治解放”而不是“人的解放”。要真正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就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使每个人都成为“自由人”!然而,很长时间里,现实社会主义对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存在误读:一种认为这仅仅是遥远的未来的理想;第二种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自然比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民主和平等,就不必特意强调和建设了。这两种误读带来的结果是:现实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人的个体自由和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等都遭到了严重的疏忽。可以说这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剧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全球化理论 
        《宣言》对全球化的论述一向被认为是富有创见和动人的。上海社科院信息所助理研究员朱美荣举例说,霍布斯鲍姆就认为:“《宣言》令人震惊地预见到了全球化的性质及其后果”。英国作家J?米克尔思威特认为:“马克思预言了资本将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使国与国之间相互联系,这在今天已成为‘全球化’这一现实。他也预言了‘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危机更深重,今天这也正成为事实。”英国作家F?惠恩出指出,正是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准确地预计到了全球化,即使是一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个人也深深地被马克思的分析所折服。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部副教授王耀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与当前的全球化趋势进行了对比性的分析。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亦即全球化理论,它包括三个方面: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是人的发展过程。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贯穿在这个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即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方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的方法,构成了马克思全球化理论的活的灵魂。现时代的全球化与马克思时代的全球化有着很大的不同。正是世界经济结构包括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经营方式、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全球化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渐次推进,整体互动的过程已成为当今全球化的十分突出的趋向。然而,总体而言,当前的全球化并未冲破资本主义的外壳。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各种矛盾依然存在,只是改变了形式而已。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陈锡喜教授认为,通过“对旧世界的批判”,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根据、社会力量以及现实道路这三个空想社会主义没能解决的难题,使变革资本主义有了科学的指南。通过“对新世界的发现”,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价值目标、物质基础、发展阶段、不断变革以及实现社会所有制等论述中所包含的方法论思想,都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这应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对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周尚文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宣言》发表160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永葆青春,其奥秘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行动的指南。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时候,必然要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必然要对马克思主义本身有所继承、有所超越、有所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特性所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和当代世界的新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探索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索和回答,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在继承中发展;二是突破中发展;三是从创新中发展。

(郝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