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研究货币:着眼于当代

发布日期:2008-02-27

        市钱币学会主办的“上海货币的发展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于去年11月16日举行。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钱币博物馆党委书记庞则义,中国钱币学会副秘书长周卫荣,市社联学会处处长郝德良应邀到会并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讲话。来自本市金融、文博、院校等系统的专家学者及学会理事、部分会员计80余人出席。
        研讨会由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叶世昌教授主持。大会发言按两个板块进行,上午发言的是有关国民政府时期和解放后的上海货币史方面的内容,下午发言的则属于其他方面的内容。落脚点都是以史为鉴。在每位发言者阐述自己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后,请其他专家展开点评,发表意见,不仅活跃了研讨会的气氛,而且促进了学术交流,提升了学术研究的层次,开创了学术研讨会的新形式。
        从本次学术研讨会所收集到的论文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大多同上海货币的发展有关,符合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二是注意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不仅研究历史货币,而且有研究当今人民币和电子货币的论文,成为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三是论文有较高质量,许多论文史料充实,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看法,有的还填补了货币和钱币学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
        提交的论文各有特色。如:刘少波认为中国历史上首次货币制度的变革发生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汉武帝时的白鹿皮币应是当时的一种特别国债,中国的代用币制度始于北宋的交子。王裕巽通过对明代中期至清初中日海上贸易状况的分析,结合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明清之际日本贸易银流入中国总数逾亿两。沈鸣镝通过对台湾学者戴学文《旧上海?夷场新》一书的介绍,对夷场新与上海公估局的关系,夷场新银锭的铸造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胡幼文从上海货币购买力几个历史断面的分析,得出货币购买力总的趋势在缓慢地走弱,而人口的过快增长是一个重要原因的结论。上海小刀会曾经铸造过太平通宝铜钱,但对其具体的铸造情况和版别的研究一向比较薄弱,对此王炜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吴旦敏讨论了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废两改元,分析了前两次废两改元失败的原因,提出了1933年第三次废两改元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统一本位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二是统一本位币的平色标准。余榴樑通过对代价券发行的原因和功用的分析,认为代价券具有有限的货币地位,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比较集中发行于民国二十八年到三十二年。叶裕祥和冯文华两位先生认为上海人民币印制技术的不断提升始终走的是一条技术不断创新之路,使目前的人民币印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王允庭就银行博物馆的藏品进行了有重点的介绍。王维强通过对电子货币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当前的电子货币并不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只是具备了货币的某些职能,是传统信用工具的电子化延伸;电子货币对货币控制的影响体现在货币发行权、基础货币、货币定义、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等方面,会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力。
        庞则义代表中国钱币学会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在研讨会之前,学会秘书处做了大量的工作。先通过《钱币博览》向广大会员征集论文,并进行重点组稿。收到论文后,逐一阅读整理,再经学术委员会成员审阅并作一些技术性的修改。对文字过长、论述有重复或非本学会研究范围的内容作了一些删节。然后编印成册,在开会时将论文集发给每位与会者,以便产生上下互动的效果。他还指出,上海虽然不像西安、洛阳等历史古城那样拥有众多的出土钱币资料,但是具有丰富的钱币研究资源及群众基础。如:拥有成立最早的钱币学组织;出版过最早的钱币学刊物;有一批著名的钱币学家;有著名的钱币生产、收藏及研究部门。这些都是上海特有的优势,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多年来,上海市钱币学会发挥这一优势,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众多成绩。这次举行的“上海货币的发展与研究”研讨会,都较好地体现了中国钱币学会的要求,那就是,我们研究货币,不仅要研究历史的、更要着眼于当代的,为现实服务,为经济、金融工作服务。

(市钱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