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解读欧洲传统意识

发布日期:2008-02-27

        去年11月24日,由市世界史学会主办、复旦大学历史系协办的“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07年年会”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来自本市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近百人与会。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教授致开幕词,学会秘书长余建华、会长潘光分别就2007年学会工作情况做了汇报。之后,众多学者做了报告。现对会议形成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华东师范大学的林广教授就《90年代以来纽约市犯罪率下降的原因初探》做了报告。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主要大城市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而美国的纽约却恰恰相反。有人认为,这是美国的情报系统越来越完善的结果,而林广却认为这不是唯一的因素。他提出了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美国制定并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例如制定并实行对犯罪的“零容忍”政策,制定并实行更严格的枪支管理制度等。其次,改善美国国内战略,提高执法效率。具体表现为对高效情报系统的采用、对高危地区的重点关注以及加强警力、增加监控等措施。第三,对社会各个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如加强社区建设,减少失业率,增加社会保障,调整工资待遇等。最后,林广指出虽然这些措施有时也存在矛盾,对人民的关注不够,但是总体来看还是促进了纽约犯罪率的下降,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济大学的仇华飞教授主要谈了“9?11”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反恐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首选。“9?11”是美国的对外政策重点转向反恐的标志,美国在国外开展反恐战争,在国内设立国土安全部,布什政府还提出新国家安全战略;二、美国单边主义所带来的问题。在布什政府第一个任期,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政策,如退出《京都议定书》等。这种单边倾向引起美国国内的反对,美国国内有人认为美国应该尽快改变其单边主义行动。美国《外交》杂志编辑则认为美国的对外政策不能简单地用单边或双边来形容。三、布什主义继承了美国外交的传统遗产。布什主义主要表现为先发制人、政权变更和单边主义外交三个方面。美国国内有人认为先发制人并非美国外交政策的新概念,美国历史上一直就在实行单边主义外交,布什主义实际上是美国历史遗产的继承;四、美国新保守主义逐渐淡出政坛。他认为在美国政界真正有能力的人士是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但是伊拉克战争陷入泥潭后,新保守主义代表人物开始淡出政坛,对美国的影响下降;五、美国国内因素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美国国会中时常会发出反对的声音,用以制衡美国总统的对外政策。
        复旦大学的孙科志教授做了题为《朝鲜儒家社会的确立——儒家思想在朝鲜传播的另一个视角》的报告。从历史来看,高丽时期的社会还不是一个儒家社会。它在思想上采用二元制,佛教与儒家思想共存,但是佛教为国教,佛教思想占统治地位。从社会、家族、家庭等制度层面来看,高丽时期的社会也不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16世纪以后,朝鲜开始确立儒家社会。政府的大力推动是朝鲜儒家社会确立的必要条件,同时推广普及乡约,用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约束民众。其具体措施表现在:1、打击佛教,确立儒家思想的地位。2、国家法典的编纂以儒家思想为基础。3、对国民进行道德教化,编纂《三纲行实图》、《孝行录》。4、尊奉孔子,建立孔庙。5、建立一套完整的儒学教育体制。总之,经过朝鲜政府和民间的大力推广,儒家思想从16世纪开始逐渐成为了朝鲜的正统思想。
        东华大学的潘兴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试析英国与欧洲一体化的纷争》。他从历史和现状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分析。从历史上看,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光荣孤立”政策提出英国不干预欧洲大陆事务。从现实上看,英国与欧洲利益冲突,英国主张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发展经济,而欧盟奉行以法德的社会市场经济为基础。英国加入欧盟后,在欧盟的领导权问题上,英国不满法德的主导地位,经常作为麻烦的制造者出现;在财政方面,英国也经常与欧盟政策发生纠纷。布莱尔退任前提出的四条“红线”,目的是要保持英国在法律、外交、财政方面的独立性,不接受欧盟条律的约束。对于为什么英国采取这种独特的立场,潘兴明认为,这首先是英美的特殊关系而致。布朗曾表示“英美特殊关系是我们最为牢固可靠的关系”;其次是英国在欧盟一体化中很注重自己国家的主权;第三,英国从传统上就对欧洲大陆国家持不信任态度;最后,英联邦自身的因素,英国将英联邦看成是施展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潘兴明还认为,英国今后在一定时期内会继续以前的做法,保持其独立性,另一方面其领导人会在欧洲事务上采取一些积极姿态。
        潘光就十七大精神和世界史研究作了报告。关于十七大精神他重点指出:十七大在最高层领导的选择等方面已经展现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迹象。十七大提出要提高改革和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普惠性,并学习世界各国的改革经验。他还就与中国发展相关的国际问题提出了以下看法:1、欧美重新靠拢,欧中关系倒退。欧洲传统意识认为中、印等国强大后会挑战白人的世界统治地位,美欧在价值观上一致。近期欧洲“三巨头”领导人上台后,都表示出与美国靠拢的迹象,欧美希望保持西方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权。2、西方和中国在非洲问题上的交锋。欧洲始终认为非洲是它的后院,认为非洲的资源是欧洲人的储备,希望非洲走西方化的道路,而中国人在非洲拓展使得他们感到威胁。他们认为中国干预了非洲发展道路,灌输了中国思想,要在非洲提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3、经贸问题。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给我们提出许多挑战。中国经济存在着许多问题,依然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问题。所谓不稳定,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所谓不平衡,就是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所谓不协调,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所谓不可持续,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张榕   邹占伟   汪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