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文化的尺度应以人的生存状况和幸福指数为依归

发布日期:2008-01-03

        11月12日,上海科社学会和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联合举办“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讨会”,来自上海高校、党校系统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对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文化解读,专题研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著名学者、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周熙明教授应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为题进行主题演讲。与会专家还围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国城市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社会价值观念的调整等进行了主题发言。会议由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王其康主持。会长夏军、副会长周尚文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一、 对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文化解读
        周熙明认为,作为一个文化文本,十七大报告的意义在于,在文化精神方面,指出人民群众的福祉与幸福才是目的;在文化思维方面,表明文化是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而不是短视的、抽象的、概念化的;文化是多元的、开放的、包容的,而不是简单的、封闭的、独断的;文化是综合的、整体的、有机的,而不是支离的、局部的、机械的;在文化意义方面,十七大报告将对中国未来的文化生态产生重大影响。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周教授演讲的主题,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上海市委党校袁秉达教授回顾了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认为十七大报告开启了文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到了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很有亲和力和文化底蕴;党的十七大提出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指出我们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文化强国,同时兼顾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吸收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这些人类文明的精华。总之,十七大报告标志着当代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的来临。
        二、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意义的探求
        上海交通大学邱伟光教授就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的辩证关系问题作了探讨。他首先总结了学术界对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关系的争论,认为两者存在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辩证关系,即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同属社会主义文化体系,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先进文化突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和谐文化既有意识形态的要求,还包含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文化需求,是一元与多元的统一。从文化实现途径来看,先进文化重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则与文明风尚、社区文化、民生文化、群众文化、创作文化等相联系。先进文化强调发展,而和谐文化倡导繁荣和百花齐放,更便于操作,受众参与面更广。
        上海闵行党校刘祎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理论梳理。她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当包括人本、公正、和谐三大要义。“人本”就是要以人为主体,尊重和重视人的价值选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正”就是在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上,建立公平的机会,使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和谐”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致力于人的解放、幸福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三、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周熙明指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意识形态提供国家的核心价值,是国家、社会的灵魂;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价值真空与错乱,某些过时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进步,也败坏、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当然,也要看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面临着挑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首先,中国是个多样的社会,多时态共存下,很难形成文化上的共识;其次,旧的意识形态缺乏可操作层面,在泛政治化的思维方式下,排斥核心价值以外的多样性;第三,需要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坚定地信仰并践行这些核心价值,而现在,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还不多;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导航的同时,也要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能够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细节中,成为"默会"的知识,现在,实际情况离这点还相距甚远;最后,文化发展的源泉要靠社会中每个人对生活的创造,人有活力了,文化就会有活力,从这个意义上看,普通人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参与和创造还远远不够。他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当代这个时空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要完成从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
        华东师范大学杨扬教授围绕当代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作了专题发言。他认为,当下中国城市文化"软实力"不足。以上海为例,城市文化建设的路径就不能一味沉湎于"怀旧热"和"国际化",而是应考虑城市的文化结构和性质,在进行城市文化规划的时候,将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文化主体,即人民群众的需要。
        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将当前社会的非常态荣辱观归纳为:“唯富为荣,唯贵为荣,唯奢为荣,唯名为荣”。一些干部存在畸形的“发展观”,即“依靠资本不依靠劳动,依靠精英不依靠大众,依靠强势不依靠弱势”。他认为,这两种观念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矛盾。他反对将竞争的观念泛化到所有领域,认为市场不可能自然和谐;反对用契约关系来构建礼俗关系。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的文化应实现战略转变,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划清市场与非市场的关系,二是如何用传统礼俗关系中的精华来制衡市场,达到维系社会平衡的目的。
        上海市建设交通党校梁军梅对和谐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在文化重建过程中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转型中的和谐文化应该是融合的,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着多层次的丰富呈现。其次,市场经济逐利原则下的“泛文化现象”恰恰是文化缺场的表现。文化的尺度应以人的生存状况和幸福指数为依归。第三,文化公平问题。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应共享,服务于普通老百姓。她认为,理想中和谐社会的国家与公民,应是这样的形象,即能够在世人面前展现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更成熟的理性和人格,更从容的气度,更自信的姿态,以及更高的文明程度。

(李薇)

来源:《社联通讯》(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