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应对实践美学的唇枪舌战

发布日期:2007-09-07

        6月22日,由市美学学会主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者主要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高校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30余人。秘书长张德兴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的谢金良老师对讨论的主题——也谈实践美学的“新”、“旧”、“后”之争,作了简要说明,并提供幻灯片演示美学研究网上徐碧辉与杨春时针锋相对的两篇文章让大家参考。
        贾伟同学认为,现代性本身就孕育着后现代因素,他赞成哈贝马斯对后现代的理解。后现代不是无源之水。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抛弃和断裂态度,从学术态度上讲,是不合理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强调继承而不是破坏。实践美学意味着自己对他人、对世界有一种责任在其中。章辉博士所谓的“告别”实践美学,是不大可能的。他相信实践美学具有现代意义,但不赞成把美学科学化、学科化的主张。
        索良柱同学认为,实践美学缘起于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场美学大讨论。从其诞生起至今,已遭遇了三次挑战。1988年,在《选择的批判》一书中,刘晓波对李泽厚的实践美学发起批判;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实践美学向实践美学发起冲击;实践美学所遭遇的第三次挑战来自章辉博士。后实践美学在批判实践美学时,至少表面上还承认自己受惠于实践美学,是在实践美学的基础上发展和“突破”而来的。章辉却明确地抛出“告别实践美学”的口号,宣告实践美学走向“终结”。
        马克思的思想因其对资本的批判及其现象学(存在论)原则而葆有其他思想难以抵达的当代性。避开马克思去“超越”实践美学势必要倒退回马克思以前的水平上去。
        刘阳同学认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评价,表明它们似乎并未形成成熟的美学体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仅仅是具有现代性冲动的美学流派。但现代性不仅仅是冲动,还包括思辨论证。以杨春时为代表的后实践美学的欠缺正在于缺少思辨论证。后实践美学攻击实践美学有四大针锋相对的观点:实践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是社会的,还是个体性的审美?是物质的,还是纯粹精神的?是现实的,还是超越的?后实践美学的文章普遍存在引文少的现象。审美是个体性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它把个体和社会割裂开来,但是我们知道社会正是由个体组成的。朱立元老师对实践美学的发展,目前还只是一个目标,并没有完成理论的构架。但他的观点与俞吾金的观点有相近之处,哲学大方向还是抓得很准的。
        任华东同学认为,在后实践美学中,同一个反对阵营的人却有着极大的矛盾,他们根本没看清对方的理论。就他们本身来说,问题也很多,只提出三点:第一,在思维方式上,后实践美学依然没有走出二元对立的模式;第二,用人生境界沟通现实与审美的断裂,对于美学较有意义,而后实践美学却割裂了两者;第三,审美活动的创造性如何解决,在这点上,后实践美学没有比“积淀说”更有价值的说法。
        栗永清同学认为,虽然学术界不停地从西方引进思想家,可我们真正吸收的又有多少?到现在最熟的还只有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
        针对大家的热烈讨论,到会的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老师也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补充观点:
        李弢老师认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思想资源在哪里获取。美学的争论,不能完全依靠和借鉴西方。章辉的老师是研究东方美学的,他们试图挖掘更多具有东方美学原创性的东西。他们对实践美学的挑战原来也有这种考虑的成分。
        张旭曙老师认为,中国的传统不是主客两分。中国没有追求超越的本体论。李泽厚的理论,一回到中国语境就成了空洞的概念。可见思想者的境界不完全是他的个人选择。
        张德兴老师认为,从美学的发展看,本质主义的美学观已经被抛弃了。但是,美学的探讨最终还是要回到根本的问题上来。理论是有用的,同时理论又是分层次的。

(谢金良  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