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新开放观:从要不要开放到如何开放

发布日期:2007-05-28

        4月17日,市世界经济学会举办了“科学发展观与新开放观”学术研讨会。会议就对外开放战略研究的新问题、审视开放战略实践中的经验、拓展延伸新开放观的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由秘书长徐明棋主持,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一、对外开放战略研究的新问题
        上海社科院张幼文研究员认为对外开放战略研究新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下一步研究什么?他认为,在新开放观中需进一步研究的十一个问题有:一,中国开放在什么意义上进入新的阶段?因为国家整体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对外开放提出了新主题。二,对外开放在中国整体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这是如何以开放经济为依据建立发展战略的需要。三,中国开放型的发展模式在国际上遇到什么新的障碍?随着中国在全球与亚洲地区地位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合作与防范并存。开放模式的探索兼有完成中国发展任务的要求,又有承担更多世界责任的压力。四,面对世界经济失衡格局中国怎么办,是否需要调整,如何维护自身安全?对外经济均衡关系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中调整,中国面临持续的汇率升值压力和随时可能突发的金融风险。五,国际竞争出现什么新的态势?各国普遍高速增长既提供了出口市场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引进外资竞争的新形势。六,中国提出和谐世界新理念在经济上的意义是什么,对外开放战略如何按照和谐世界的要求推进?和谐的经济意义核心点:我们要共同发展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发展是利益的共享而不是独享。如果说和谐世界在政治外交上的现实性还有争论的话,那么经济上的必要性却是无疑和必要的,也是符合中国自身利益,而不只是理想与口号。七,中国面临哪些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机遇?服务业发展,发展服务外包能否走制造业的成功道路?全球关注热点问题和新的技术创新需求可能会成为中外合作的重点。世界科技正在酝酿新的突破,由微电子为主的IT技术正在延伸至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缓和气候变化、控制传染病和保存海洋渔业是新一轮全球化过程中的三个突出问题。八,如何在新阶段上处理中美经贸关系?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中国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中国参与全球性问题的国际舞台,也是美国向中国要求开放市场新的平台。九,入世后过渡期中国面对哪些新问题?入世承诺在关税和市场准入上完成后已集中到体制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透明度,检验检疫等制度执行的规范性,适应反补贴问题上升等。十,面对全球双边自由贸易区发展现实,中国继续关注多边还是发展双边?双边自由贸易区成为国际主流,中国应去适应。我们要积极发展双边FTA,顺应国际潮流解决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核心利益。
        最后,什么叫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如何保持我们政府发展导向型体制的优越性,消除地区发展中的恶性竞争与非科学发展模式?如何建立国内各地区差别性的开放战略?所以要分地区制定对外开放指导意见,根据中东西部的不同发展阶段要求确定开放战略重点,避免全国统一的开放战略安排。
        二、审视开放战略实践中的经验,谋求更高阶段的发展
        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陈伟恕理事长认为,提出新开放观研究是合时的,有必要对过去20多年的开放战略进行反思。
        要深入看世界下一步发展需要什么,世界有什么机会,相互之间有什么可以互补的,借用的,整合的。能否为世界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一条路,那就需要更新的尖端技术。
我国外汇储备加速增长,这是因为强制结汇,中国成了美国财政赤字的主要购买者,而美国用来搞军事。我们如何使用储备权益,使之对我们最有利,也对世界更公正是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扩大内需与出口要并举,对外的引入不再是简单的资源,而是人才。买技术不行,要培养自己的人才,也要买外国人才,战略重点是要取得新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力。
        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王烈高级经济师认为,国家有宏观战略,但商务上有自己的问题。他举例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交流时谈到,中国的贸易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进口非常单一,主要是木材、能源与军工,这些不利于长期发展,二是我们的出口商品,质量有问题,影响了国家信誉,导致俄罗斯不太愿意买中国商品。另外,当中国强大后很多国家会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开放发展同时要承担国际责任,这不是坏事,但权利与义务要同等,目标体系要有新视角。
        市国际贸易学会秘书长沈大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经验值得总结,当时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了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开始与世界产生了规范的互动。20多年前是回答要不要开放,现在最大问题是如何开放。他认为,这主要受制于两个问题,一是模式能否持续,能否利益最大化。二是中国的开放战略其他国家是否能够承受。
        三、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拓展延伸新开放观的研究
        交通银行连平教授谈了他关于新开放观研究的三个体会,他认为,新开放观的课题研究非常必要而且迫切,比如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加速增长,这与政策有关,我们目前所要做的是奖出限入,但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对外开放,理论上还是不够的。
        中国金融结构正在发生巨大转变。银行业资产在金融业中占压倒优势,但也有不良资产的风险。通过近年重组、改革,已发生了变化,不良资产仅占5%以下。此外,证券资本市场也得到巨大发展。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已经开始转到了双核体系,可能经过5年,基金证券保险银行会相对平行发展。目前是投资银行业的好时机,当然资本市场的风险在积累,证券市场动荡的可能性仍存在。前两年房地产有好的表现,而现在证券市场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最难的是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问题,这个领域如何开放确实是个问题。

(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