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市社联等召开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理论研讨会

发布日期:2004-09-22

        为了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更好地坚持与时俱进,上海市社联、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解放日报理论部和闵行区委党校于3月12日联合举办“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理论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郝铁川、市社联副主席潘世伟、解放日报副总编陈大维、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夏军及周尚文、余源培等领导和专家约60人出席研讨会。

一、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在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理论形态,着眼于解决不同的时代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理论成果主要着眼于解决无产阶级如何夺取政权问题,同时对夺取政权后如何执政也进行了探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是共产党如何建设和执政的科学理论,它们主要从两大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一是深化了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二是围绕着“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分别从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创新,使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不断有了新的成果。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其基本的原理、立场和世界观是不变的,而其具体的内容则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必须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都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失踪的一代”。

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

        从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来看,它本身就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本人最可贵的品质就是不懈地对世界进行探询、发展、总结与创新。这种品格为他的学说的继承者所继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根据不同时代的课题而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思想基础,造就了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品格,即与时俱进。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所处的时代环境与课题出发,着眼于新的实践需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得出了新的结论,这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必须敢于说“新话”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来实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品格的又一特点。一成不变地用马克思考察他当年所处时代得出的特定结论来看待今天的资本主义,或者是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来否定马克思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性,本质上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坚持运用马克思的立场和方法,不断考察、洞悉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是一对辨证的关系,要一脉相承,就必须与时俱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做到一脉相承。因此,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用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新观点来丰富马克思主义,敢于说一些马克思没有说过的“新话”,就是对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最好纪念。

四、坚持理论创新必须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和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

        作为20世纪末当选的“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还给了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以深刻的人生启示。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信念。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的理论创新过程,它不仅是一种研究,更是一种对全人类命运的关怀。其次,必须具有科学的哲学和经济学基础,并使之得以科学地“结合”。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对以往理论成果的超越,还体现在不断对自己以往观点的创新和辨证否定。这是马克思留给后人最可贵的启示。

五、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发展者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坚持基础上的理论发展成果,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不仅如此,我们党还探索出一条学习、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那就是从总体上全面学习、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断培养一大批具有高度理论修养、通晓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以“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学以致用”,同时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广泛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普及教育,推动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这同时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推动力量,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代代相传,与时俱进。

        会上,郝铁川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宣传上,一是要认真对待作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和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二是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要着眼于解疑释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为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潘世伟谈了在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问题上的一些思考:一是要注重研究旧现实与新现实的关系;二是要研究理论上的新变化;三是要研究理论的重心转移;四是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五是要研究理论创造活动的进程;六是要研究理论创新的阻力;七是要研究理论创新的主体变化;八是要研究理论影响对象的变化。

(丁兴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