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成果 > 正文

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优先发展教育(1)----傅禄建

发布日期:2004-11-19

有人曾经说过:农业社会,人们看到的是过去,习惯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寻找发展;工业社会,人们看重现实的功利,在利益上进行取舍;而在未来的社会中,人们看到的是未来的挑战,希望在未来的判断中选择今天的机遇,把握住发展的命脉。

21世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上海要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也是我们对未来的主动抉择。

一、历史的机遇和挑战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加快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方面的改革开放,经济连续超常规发展,GDP增长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人们发现,在人均GDP5000美元向7500美元的跨越中,上海以往依靠质优价廉的劳动力、土地批租、商务成本比较优势及举债建设的融资思路等发展的潜力毕竟是有限的,后发城市无自然资源、土地面积小、商务成本增高等不利因素正在严重制约上海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上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在新一轮发展中成为突出的“瓶颈”。要解决这个“瓶颈”,出路在于全面依靠高附加值的创新技术,在于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水平,在于优先发展教育。

于是,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提出:“如同上华山只有一条路一样,上海下一步的发展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依靠科技,依托科教兴市来深入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他还反复强调:“这不是一般的工作部署,而是一个实质性的工作理念。”上海人民只有选择这条路,才有上海未来发展的新台阶和新的局面。

(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不景气。2003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认为,地缘政治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世界经济复苏前景难测,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为3.2%,低于原先估计。

2001年开始,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特别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复苏前景难以确定。

近两年欧元区12国经济也徘徊不前,除了投资信心不足外,消费需求不旺导致经济复苏步伐迟滞。日本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连续四年下跌,去年四个季度经济都出现负增长,虽然日本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但通货紧缩现象仍然严重,经济恢复路途漫漫。

世界三大经济体的不景气,必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影响中国对外经济,但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发展的机会。中国能够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广泛吸引外资,有可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的这一历史机遇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有利条件。

与上海经济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周边地区新兴工业体,主要有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都遭到重创。但近几年新加坡外贸出口持续强劲增长,消费市场和投资情况改善。香港地区经济开始正增长,外围经济持续稳定和好转。2001年韩国经济增长了2.8%,2002年比上年增长接近一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韩国借鉴了中国经济特区特别是上海浦东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重点开发西海岸和南海岸,实行更加宽松的金融环境和税收优惠,加强物流交通,形成新的产业。

据估计,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今明两年将取得6.3%和6.5%的增长。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将在经济一体化中加强与上海的经济合作,利用上海具有中国大陆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一有利条件进入中国市场,但同时也将成为上海强烈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的出口贸易上,带来许多新的挑战。

(二)以知识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革命将对上海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

世界银行对100多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实绩系统研究后,提出了“以知识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强调知识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越来越显著地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因此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创造、获取、改造、传播并且有效应用知识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形态,关键是知识的创新。目前上海基本上还处于技术的积极应用者而非技术创新领先者的地位,整个科技的原创能力明显薄弱,尤其是企业的创新程度不强,名牌产品市场分额占有率很低。因此如何迅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的发展、自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相一致的社会发展,这既是现实留给我们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探索。

(三)上海发展平台中的新视角

1.世博机遇带来的生机和挑战

2010年的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型世界博览会,从投入与效益的角度看,世博会直接投资超过30亿美元,由此带动的延伸领域的投资将是这个数字的5倍到10倍,也就是150亿到300亿美元。届时将会带动新一轮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上海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从而提前实现上海全面的现代化。

世博机遇还将使全球的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人才流、技术流以空前的规模向上海集聚,全面带动上海的电讯业、会展业、旅游业、咨询业、博览业、出版业、传媒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产业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上海国际化的进程。

世博机遇不仅意味着上海与世界的各种交流活动更加频繁,而且也迫切要求上海本土人员熟悉国际规则、了解各国文化、能够主动融入国际的合作。世博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也迫切要求上海教育培养大量精通外语、掌握专业及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对上海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集聚,特别是中、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塑造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精神和全面提高市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上海加入WTO后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入世以后,上海作为中国兑现市场开放承诺的首批城市,其发展对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对下降,国际市场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上海就不仅仅是全国的上海,也要看成是世界的上海。

加入WTO首先需要主动全方位地融入国际市场,从长远看,上海将进一步加强良好投资环境建设和法律的透明程度,不断提高外资的国民待遇,这会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启动内需,刺激消费,在参与国际分工后,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效率收益。因此,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上海多样性的选择和开放程度的扩大,必将使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出现质的飞跃。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入世后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和WTO的基本准则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差距,例如除了经济方面的一些规则不同之外,还有理念、文化、政治、传统的诸多差异性,它们会带来体制上的巨大震动和冲突。一方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是遵循WTO组织的“通则”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教育国际化等一系列崭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会摆在我们的前面。

3.“长三角”区域性合作态势的影响

上海将在今后的5-10年内,加快“四个中心”的建设,并且把握住国际产业升级与转移加速的新趋势,保持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大力发展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产业,基本建立与国际大都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

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世界制造业重心将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实现区域性重大转移。在这一大背景下,“长三角”正成为外商投资量最大、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国“世界工厂”的主要基地,产业垂直分工迫切要求上海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多年来,“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趋同,专业化分工不清晰,技术梯度不明显,并存在严重的体制壁垒,不仅在世界六大都市群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且在国内三大城市群的比较上,市场化程度比不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技术水平落后于环渤海湾城市群。

最近,两省一市已经形成“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共识,要求上海着重在发展科技、知识含量高的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方面发挥作用。这就要求上海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要求上海教育为“长三角”和全国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和知识支持。

4.上海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对发展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新需求。

随着上海率先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全社会及家庭多元参与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2002年末,上海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

数降为39.4%,首次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富裕”阶段水平。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教育消费开支已成为上海市民家庭的三大消费支出(国内教育、购买房屋和购买长期保险)之首,因此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多样化、优质教育需求,是上海教育事业贯彻“三个代表”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世界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经验的启示 

人力资源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科教兴国”和“科教兴市”中的主要问题,因为生产力要素中的核心是人,任何发展首先都是人的充分的发展。而人的充分发展又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实现,教育能够决定人的一生,也能复兴一个伟大的民族,教育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教育的成败,不光是个人的得失,而且决定着整个国家的命运和人类的命运。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过全党:“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人才竞争,是我国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一)人力资本理论

从历史上看,尽管人力资源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一直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还是近期的事。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论文,首次创立了个人的收入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50年代末期,美国制度学派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斯在《丰裕的社会》一书中提出,“现代的经济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重要。”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提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利.贝克尔则进一步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经济基础,把它视为决定劳动收入的一般理论。80年代卢卡斯和罗默进一步将人力资源的理论引入新增长理论之中,认为知识和人力资本如同物质资源一样是生产的要素,由于知识产品和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因而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对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持续提高一国的长期增长率。最近,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提出了新的发展分析框架,将影响增长和福利的要素分为三类资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其中物质资本是通过增长影响福利,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增长影响福利,其自身就是福利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就等于增加人民的福利。

(二)依靠人力资源发展实现赶超的世界成功经验

人力资源发展在推动经济发展尤其人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三次现代化后进者追赶先行者的成功范例,每一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本的追赶。

美国对英国的追赶: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美国经济起飞花了大约43年时间赶超英国。1870年美国人均GDP大致相当于英国人均GDP水平的75.3%,而后美国开始经济起飞,1870-1913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为3.9%,同期英国为1.9%,到1913年美国人均GDP已超过英国人均GDP水平,为105.5%。与此同时,从1870年到1913年也是美国人力资本对英国加速追赶的时期。美国在18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英国的87.5%,到1870年相当于英国的88.3%,1913年则相当于91.2%。

日本对美国的追赶:第二次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起飞,花了40年的时间追上美国。1950年日本人均GDP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9.6%, 1953-1992年期间,日本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5%,同期美国为3.0%,到1992年日本人均GDP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90.1%。与此同时,日本也成功地实现了人力资本积累上的追赶。1913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68.2%,到1950年就达到美国的80.8%,随后大致保持在这一水平,1973年为82.9%,1992年为82.4%。

60年代以来以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花了30年时间追赶西欧国家。1965-1992年期间,韩国GDP年平均增长率均为8.8%。1973年韩国人均GDP分别相当于西欧国家(12个国家)人均GDP水平的24.3%,到1992年上升为57.5%。1960年韩国实现全民小学教育, 70年代大学入学率开始迅速提高,大约每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1975年到198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0%提高到30%;1985年到199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又从30%提高到50%。中等教育入学率从60%左右提高到90%大约用了15年(1980-1995年)的时间。到1995年,韩国中等教育总体入学率达到90%,大学入学率几乎达到55%,这表明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出现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加速发展阶段。

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成功的追赶案例当中,一般而言,在经济追赶之前,人力资本追赶已经开始启动,在追赶国人均GDP相当于先行国20%水平的时候,追赶国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先行国的40%以上的水平;到人均GDP达到40%水平阶段时,人均受教育年限一般都在70%左右;人均GDP达到80%水平阶段,人均受教育年限已经很接近先行国的水平。

由此可见,当今世界,人力资源开发的竞争成为最主要的竞争,教育改革也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各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谁占领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其实就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三、上海的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明天的忧虑 

(一)与世界级城市的距离

1  2001年北京、上海与世界城市初级标准的比较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初级标准

北京

上海

经济实力

人均GDP

美元

5000

3082

4510

第三产业比重

%

60

60.5

50.7

R&D投资占GDP的比重

%

5

6.3

1.78

社会发展

人均居住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