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茶座 > 茶座动态 > 正文

“‘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综述

发布日期:2015-11-10

    11月6日下午,市社联星期五学术茶座举办“‘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东华大学教授贺善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主任柏学翥、浦东新区政协教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国弟、东华大学副教授周德红、青浦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梁海虹、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田锋等10人参加了研讨。

贺善侃认为,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又有了新的升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始终能站在时代的前沿,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确立了科学的发展理念,并能随着时代的推进、国内外形势的变换以及社会问题的演变,不断深化、拓展发展理念。
    在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的发展理念有三次大的转变:一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们党战略中心的转移,党的发展理念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的发展理念转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确立了“发展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二是邓小平的南方讲话是我党发展理念又一次重大飞跃的标志。从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我们党完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中心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心的转换,这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三是鉴于国际国内经验教训,我们党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纠正了在经济发展中“见物不见人”的偏向,实现了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化、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从“以财富为本”向“以权益为本”的转化,对经济发展目标、发展基点和人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新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召开,我国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四个全面”已成为我党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五中全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格局下,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转型期”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更全面、更深入、更具体地阐述了我们党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新的升华。其一,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提出和确定的引领未来发展的五大战略理念,是五中全会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这五大战略理念,内涵丰富,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作用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二,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处于首要和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个单独的理念列入制定五年规划的建议,体现了我们党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新认识。其三,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充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具体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论述的“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本质要义。其四,五大发展理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举措,把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所有这些均体现了我们党注重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新思路。其五,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李国弟认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组织建设,发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承担社会建设功能,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面对社会利益多元格局逐步凸显、公民需求日益分化的新形势,社会组织应与政府在法治的框架下建立稳定的政治互信和良性合作关系,提升政社合作能力,提高社会整合水平,不断满足公民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要在合作中提升能力,要在提升中更好合作,要在互动中讲究诚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即全面小康目标明、经济保持中高速、创新发展放首位、协调发展促平衡、绿色发展为子孙、开放发展求共赢、共享发展为人民。
    柏学翥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新变化,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提出和阐述了一系列重要外交理念、对外战略思想和外交策略方针,阐明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近年来,中国在外交实践中成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向国际社会传递了大量正面信息,加深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总体认识,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目前,中国在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积极主动态势。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十分注重汲取中华文明的智慧,在处理利益关系复杂、矛盾冲突交织的国际关系时,始终致力于多元文明共存共荣,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拥护,在实践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外交理念、对外战略思想和外交策略方针,正在成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中国梦”以及共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的理论保证和实践指南,将为中国营造出更加积极、更加有利的国际关系。
    梁海虹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对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战略性、指导性建议的基础上,体现了新的亮点,一些重大政策及时出台,如全面二孩等政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党的建设所进行的顶层设计具有战略意义,高瞻远瞩。如何把党中央所绘制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建设目标与中国梦,是全国人民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首先,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十八大以来各次全会的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真正使其入脑入心;其次,我们还要根据自己所在区域、所在行业、所在单位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当然,首当其冲的是要将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精神融入各地正在编制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第三,我们要完善执行、监督、督促制度,使基层实施行动“不走样”;第四,基层制定的规划、计划、方案、措施要具有针对性,要有问题导向意识,特别是在人才吸引战略、扶贫开发计划、依法治国行动纲领方面要有突破性的举措。
    会者还围绕“四个全面”与我党治国理政新格局、“四个全面”与习近平领导思想研究、“四个全面”与干部党性教育、“四个全面”与中国领导学理论创新等,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供稿:金荣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