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10
近日,由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教文育人 润心弘道——于漪教育教学思想诵读研习活动”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成功举办。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出席并讲话。市教委、市教师教育学院、各区教育局、语委办、各区教育学院和学校的代表参加活动。
王荣华在讲话中指出,于漪之所以能够成为人民教育家,是因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教育家的崇高品格。首先,每节课都是“用生命来歌唱”,树立中国的教育自信,体现了一位人民教育家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胸怀天下的教育使命、永无止境的教育追求。其次,在教书的同时也要育人,当树魂立根的工程师,她所体现的教育家精神,彰显了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从“于漪之问”到“于漪之答”,一针见血、振聋发聩。王荣华强调,要赋予教育家精神时代内涵、丰富教育家精神时代特征、彰显教育家精神时代力量,要让“于漪式老师”成为师者榜样,让“于漪式精神”成为教育界主旋律,让“于漪式品格”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市语协副会长印海蓉宣读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振峰的致辞,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如何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是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学习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永远在路上。也许不是每位教师都会成为教育家,但每位教师都应该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懂教育、爱教育、有知识、有智慧的好人,像于老师一样,把根扎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立足三尺小讲坛,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同济大学附属新江湾城实验学校的黄音老师饱含深情,讲述了于老师站上讲台,就是用生命在歌唱,用思想的刻刀和实践的画笔,勾勒出基础教育教师的动人形象。
朗诵艺术家蔡金萍和狄菲菲诵读了《于漪教育教学絮语集》中的格言摘录。于漪老师对于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激发着新时代人民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国”的志向和抱负,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教师情怀,自觉践行,勇担使命。
朗诵艺术家方舟携黄蕾、李娜、周蕾、陈章、黄旖等教师诵读《岁月如歌》片段,在如歌的岁月中回望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的心路历程,深深感受到于漪老师的家国情怀。
朗诵艺术家宋怀强、赵静、刘家桢讲述《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书中的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体现出于漪老师将对民族的大爱化为对讲台的爱、对学生的爱,育万千桃李,与时代同行。
主持人张伯安与三位语文教育专家陈军、王伟、景洪春一起,讲述于漪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从于老师身上感受到她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钟情与热爱;聚焦“双新”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真问题,结合实践创新,畅谈对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论坛播放了于漪老师在86岁高龄时回到家乡镇江登上北固山朗诵的视频,“京口女儿立壮志,忧乐天下为民族”,将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