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远距离高等教育学会举行“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12-02

    近日,上海市远距离高等教育学会年度会员大会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典型应用场景”案例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活动由学会监事沈维宇主持。

 

 

    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作了题为《AIGC赋能沉浸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以“知心慧语”为案例》的专题报告。她分析了沉浸式学习环境的多个构成要素,以及AIGC技术在沉浸式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垂直应用机理与可行性。她通过实践成果——“知心慧语”智能陪练系统的展示,让与会者看到在AIGC技术支持下沉浸式学习为学习者带来的更丰富高效的体验,以及AIGC赋能学习范式变革的巨大可为空间。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彦分享了《大模型驱动的大数据课程教学实践》。她从大数据课程教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运用大模型技术来优化教学效果。她认为通过大模型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教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同时,大模型还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数据预处理、描述性分析以及数据可视化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技术部的姚俊作了专题报告《数智化赋能高等继续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他通过分析AI时代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介绍了数智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如设计学生筑梦成长空间,构建数智化支持的教学体系;利用大模型基于知识图谱对问答库和课程资料进行训练,实现课程内容智能问答;基于项目驱动,开展智慧评估平台建设探索等。通过这些途径,实现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各环节。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代表们纷纷发言,就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实践案例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多位专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闫寒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会积极搭建平台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在资源共享、课程共建、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她表示,未来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形成优势互补,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