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欧洲学会等举办《2023年欧美关系走向年度报告》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12-13

 

    12月1日,“欧美关系走向报告2023”发布会暨“美欧跨大西洋关系影响下的欧美中俄关系”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发布会和研讨会由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和联合主办,是上海市社联2023年度学术活动合作项目之一。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会议,共同研讨过去一年里美欧关系的起伏变化及其对中美欧战略三角的影响。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致辞时谈到,当前区域国别研究正在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新增长点,能够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新知识和新观念,而对欧洲和美欧关系的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在致辞中指出,自从2010年前后奥巴马提出“重返亚太”的战略后,美欧之间的裂痕在持续加深,值得学界关注研讨。

 

    会议分为三场。第一场围绕美欧在科技、经济、能源和气候治理领域的互动展开研讨。丁纯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当前欧洲经济持续低迷,正处于衰退的边缘,而欧洲各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了经济活力,加剧了衰退。

 

 

    学会监事、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所长杨逢珉认为,中国企业对欧盟的投资额是对北美投资额的近5倍,显示出对欧洲的巨大热情,可见中欧经贸合作拥有良好的基础。

 

 

    在年度报告作者发言阶段,学会原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徐明棋研究员认为,当前美欧在对华贸易投资总体关系上达成了“去风险”共识,但美欧对华“去风险”的分歧存在不少差异,欧洲正在追随美国建设“友岸产业链”,却无法像美国那样实施“小院高墙”战略。

 

 

    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指出,当前美欧针对中国的科技与经济遏制政策越来越“同频共振”,不仅“泛安全化”,而且更加聚焦于“去风险”协作,同时美欧在中国周边和全球南方的经济外交也愈加频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所长于宏源认为,美国通过产业链重组、矿产开发合作、调整相关市场的分布、掌控关键性产品定价权、建立资源-金融联动体系等方式,正在构建美欧资源与能源一体化架构。

 

 

    学会秘书长杨海峰认为,美欧围绕科技与经济安全等非传统安全议题正在开展协调,同时欧洲也在力推防务产业的区域一体化机制。

 

    第二场聚焦于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领域的美欧互动,三位学者作主旨演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余建华研究员指出,中美欧俄四方共同影响着全球南方的走向,而中东是四方博弈的重要场所,美国扶持以色列,构建中东盟友-伙伴体系,而欧洲也因反恐和难民潮等问题不得不在中东开展博弈。

 

    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张迎红指出,美国实际在强化对欧洲的控制,削弱了欧盟的“战略自主”。

 

    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简军波副研究员指出,美欧位于现代国际体系的核心圈,全球南方应联合起来,破除以美欧新殖民主义为核心的现代国际经济秩序。

 

    在主题发言阶段,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江研究员指出,当前美英双方都希望将双边联盟长久维持下去,美英关系可能引领美国与整个欧洲的关系。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博士后张杨指出,过去一年间德美双方在战略、防务、经贸和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都在深化,但固有的矛盾没有解决,特朗普时期确立的美国对欧惩罚性关税依然如故。

 

    华东师范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门镜和邵孟浩博士指出,法国与美国在安全防务、新兴科技、供应链安全、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在增多,但裂痕依然存在。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龙静指出,欧洲希望美国的政策保持稳定,但明年欧盟和美国都将举行大选,未来美欧矛盾可能激化。

 

    复旦大学薄燕教授谈到,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补贴清洁能源产业,迫使欧洲出台《净零排放绿色新政产业计划》,今后双方在气候治理领域的合作与冲突都会增多。

 

    第三场集中研讨欧洲各个次区域与美国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首先作主旨演讲,提出了当前欧洲政治生态“中东欧化”的命题,认为美国正在借助安全合作来控制中东欧,使其成为美国分化和弱化欧洲的抓手和棋子。

 

    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尚宇红指出,2017年以后美国重返中东欧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双方合作愈加密切,对中国与中东欧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年度报告作者发言阶段,同济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黎磊指出,未来中东欧有可能成为继法德之后的“欧洲第三极”,而美国对中东欧的影响乃至操控也在增强。

 

    华东政法大学吉磊副教授谈到,南欧与美国的互动更趋频繁,而当前意大利、希腊、西班牙等国的激进右翼政党的崛起,使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新的压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负责人沈赟璐指出,北欧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正在重新定位和全面升级,但中国与北欧的经贸关系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上海外国语大学荷兰语负责人陈琰璟认为,荷兰虽然在美国的压力之下最终加入对华芯片禁运,但该国其实并不希望在中美之间明确地选边站队。

 

    杨逢珉在会议总结时指出,我们应全力确保经贸合作成为中欧关系的压舱石,防止双方的意识形态分歧出现激化或扩散到其他领域,对双边关系的风险管控机制应进一步完善。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