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WTO法研究会举办“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重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11-14

 

    10月28日,上海市WTO法研究会在华东理工大学举办了“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重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研讨会暨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会员大会。会议由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承办,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七届(2023)学会学术月活动项目之一。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胡加祥教授致辞并主持主旨报告。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分享了研究观点。活动吸引了100多名嘉宾参加。

 

 

 

    研究会原会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外交部第五届国际法咨询委员会顾问张乃根围绕“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与WTO的困境”作主旨演讲。他从研究会以WTO法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初衷和创建历史出发,引出了目前国际经贸规则的困境。他指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重构和WTO能否走出困境,中美两国的话语权最大。学界要做的工作,就是深入研究,贡献智力支持。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包括贸易与投资规则的重构和货币金融体系的重构。其中,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WTO目前处在困境之中,一是多边谈判机制仍然未发挥作用,二是多边争端解决仍然处在上诉机制暂停运行的困境。对于WTO的未来,他指出多边框架下的诸边合作将成为主要方式,在可预见的五年、十年内,WTO作为多边贸易组织将在继续维持存在。

 

    当天,研究会还举办了首届“数字经济与国际经贸规则”青年论坛,来自国内多家高校的青年学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复旦大学法学院马忠法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王晨竹老师作评议。

 

 

    复旦大学助理研究员荆鸣聚焦“一带一路”下跨国补贴的法律规制,认为跨国补贴系补贴的提供者与接受者位于不同国家的补贴,无法被现行的多边补贴纪律覆盖。现有规制模式涵盖单边、区域和双边层面,包括反措施和国内立法、区域协定的非商业援助条款及双边协定的补贴限制。这些规制挑战现行国际规则,面临合法性困境。其产生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法律和事实上具有紧密相关性。现有规制是美欧维护供应链安全和地缘竞争的需要,以“零和”竞争为底层逻辑,排斥合作。

 

 

    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研究生李雨瑾提出,中国已经正式提交加入CPTPP的申请,目前中国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则与CPTPP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差距,仍需对标国际规则推动改革。进行CPTPP对接性分析时,中国跨境数据流动安全评估机制最具挑战性。具体来说,安全评估机制存在三个合规性问题。第一,重要数据是安全评估的重点对象,但是重要数据的识别规则尚不清晰,国家至今仍未出台重要数据目录,数据分类分级建设工作也仅处在启动阶段。第二,安全评估的内容中数据出境必要性的要求过于宽泛,对于数据处理者实际开展安全评估申报工作缺乏切实可行的指引。第三,安全评估的规定呈现“一事一议”性质,或将使安全评估申报工作的耗时更长、程序繁琐,进一步构成潜在的贸易壁垒。

 

    下午进行的专题论坛上,围绕“自贸试验区十周年回顾及国际经贸规则新发展”的主题,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李小年研究员,同济大学法学院师华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陶立峰教授,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沈秋明教授,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徐梦飞,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郑玲丽副教授,上海政法学院曹俊金副教授,江苏大学彭亚媛老师,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任虎副教授畅谈了学术观点。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金孝柏主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孟琪教授作为评议人,对以上部分研究作了点评。

 

    围绕“合作共赢与多边贸易体制”主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蔺捷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张琪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李桦佩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魏圣香副教授,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荆鸣等12名代表分别发言,分享了各自的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祝宁波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刘央老师作评议。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