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举办“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11-13

 

    10月26日,由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专题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社联第十七届(2023)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由市劳动保障学会副会长叶维弘主持。来自各大高校、政府部门、企业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大犇作了“上海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和对策研究”报告。他通过对上海三种类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均衡三方面分析了本市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形成的原因。一方面由于高校的扩招,使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形成巨大的供给;另一方面受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尚处于逐步恢复之中,用工需求减少;此外,高校毕业生求职愿望和素质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就对策而言,一是从供给方看,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高校的专业结构,提高职业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发展经济,这是增加就业的根本,当前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是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使大学毕业生能更加容易实现就业。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职业介绍处处长王晓亮从四方面介绍了上海人社部门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是靠前服务,激发毕业生“想就业”,包括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实名制跟踪服务、就业服务进校园等。二是因材施训,促进毕业生“能就业”,包括开设求职能力实训营、实施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夯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见习工作、持续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等。三是分类施策,帮助毕业生“好就业”,包括为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群体提供丰富多元的招聘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群体提供专家结对帮扶、对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等群体实施一人一策就业帮扶。四是政策引导,助力毕业生“稳就业”,包括完善促进青年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开展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等。

 

    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王红霞,结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城市人口多元化进程中外来人口的社会隔离”,在北京、深圳、成都、上海、广州五个城市开展的五城市青年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青年的就业状况、收入和参加社会保险及工作满意度,并分析了部分失业青年的特点及求职情况和面临的困难。她提出,应为青年人在城市就业提供可负担的立足之地,充分发挥社保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完善灵活就业的保障举措,支持毕业生进行个体经营、非全日制就业和平台就业,制定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的长效机制。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戴建兵作了题为“疫情后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充分就业机制探索”的发言。他认为,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就业形势严峻,但压力与机遇并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出现,很多传统行业的用工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人工智能行业、养老服务行业等需求明显上升。但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市场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相关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需完善。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强化创业带动作用,放大就业倍增效应;适应人才需求转型,着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大学生也要端正就业预期,适应社会发展挑战;同时政策发力,推动就业促进机制长效运行;以大数据为支撑,精准促进充分就业。

 

    上海杉达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施超在发言中认为:上海市高校2020年——2022年民办院校的平均就业率较高,应届毕业生的平均求职时长呈递减趋势,反映政府促进大学生“稳就业”工作收效较好;开设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重视学生平时的出勤考评、学校推荐等有助于帮助学生缩短求职时间、快速找到工作。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肖昕茹结合对本校学生的调查,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普遍高于现实需要,更多毕业生选择考公考编进入体制内就业;校企合作的深度还有待加强,社会和学校的协同机制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建议掌握就业动态,加大家校、政校、校企之间的合作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提高就业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卿石松研究员的题目是“博士毕业生就业与就业能力提升研究”。他认为,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博士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承担着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供给的双重使命;培养大量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博士人才,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但在供需结构变化和学术就业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博士毕业后去哪里就业成为问题。加上高层次人才市场和岗位性质的特殊性,就业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的期望和能力要求远远超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同时,不同部门、不同职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需求及结构不同,跨学科、跨团队合作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而对从事学术职业的博士生也提出新的要求。而博士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就业能力及供需匹配状况不适应,博士教育要进一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