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举办青年工作者方志理论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3-11-13

 

    11月2日,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上海市方志系统青年工作者理论研讨会。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玉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姜复生,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是市社联2023年度合作项目青年学者论坛活动之一。

 

    会议伊始,王依群宣布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新一届方志理论研究专委会成立。专委会主任由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巴兆祥担任。王玉梅希望新一届方志理论研究专委会今后能以方志理论研究为己任,不断提升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厚度,聚焦重点研究的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同时继续整理和总结好上海方志理论的研究成果;藉由理论研讨会的举办,吸引吸纳更多方志系统内青年同志投身方志理论研究,加快培养一支方志理论研究青年骨干队伍。

 

    与会青年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别交流了论文的主要内容。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余璐的《方志凡例刍议》一文梳理了方志凡例起源演变历程,分析了社会主义新方志凡例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业内和学界提出的改进意见,展望了未来发展途径。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赵明明的《评<上海市级专志•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志>》一文对《上海市级专志·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志》的编纂质量进行了评述,肯定其编纂指导思想正确,篇目科学合理,资料丰富翔实,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志体,图表丰富,行文规范等优点。也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商榷。

 

    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档案局馆)金一超的《街道志编纂实践探微——以<乍浦路街道志(1991-2009)>为例》一文以《乍浦路街道志》为案例,通过解析相关概念、探究街道志史学价值、分析志稿文本等方式,说明街道概念及其特征,阐述街道志该如何凸显本街道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大板块的记述重点值得向哪些方面侧重;组建编纂队伍、组织史料收集、实现志稿编纂意图等各项具体编纂工作应如何落实,并提高效率。

 

    上海通志馆杨婧的《构建多元、立体、智能的上海方志地情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上海通志馆方志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探索》一文在回顾和梳理上海通志馆在上海方志地情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诸多举措的基础上,对上海方志地情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与构架作出总结与探索。

 

    当代上海研究所黄婷的《论志书的附录》一文叙述了方志附录的发展脉络,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附录在志书中的重要性不够重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国首轮修志中大多数志书设置了附录,但附录仍是全志最薄弱的一个部分,没有统一规范,没有充分发挥附录应有的作用,对志书的整体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普陀区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馆)顾全的《浅谈流程思维对年鉴质量提升的作用》一文从《普陀年鉴》编纂实践出发,从编纂流程内容、编纂流程总体设计、运用流程思维解决实践问题的案例三方面分析流程思维对年鉴质量提升的作用,同时展望未来,对年鉴编纂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作展望。

 

    崇明区地方志办公室谭倩倩的《崇明第三轮乡镇志编修突出地方特色的实践探析》一文讲述崇明区第三轮乡镇志编纂主要经验:通过篇目升格、篇目前置、特设节、特设专记等形式体现地方特色,全方位展示了在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时期的崇明柑橘节、荷文化艺术节等旅游产业特色,西红花、水仙花等生态经济特色,长江隧桥建设、动迁安置等社会发展特色,为未来志书编修提供了借鉴。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肖春燕的《大事记体裁发展及当代编纂》(与洪姝佳合撰)一文在梳理大事记的由来、作用和地位、体例和选录标准的基础上,就存在争议的个别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新时代大事记的撰写要求。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洪姝佳的《专记体裁述论》(与肖春燕合撰)一文梳理了学术界对专记体裁来源和是否设置专记的讨论,阐述了专记作为一种新兴体裁的发展、运用和地位作用,提出专记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体裁,在新编地方志中应遵循一定的编写原则,在不断的完善中发挥作用。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余璐的《上海市地方志工作未来发展建议》一文从作者自身参与上海二轮修志实践经验出发,对上海市地方志工作未来发展提出一系列建议:一是以以长远眼光、从全局出发,思考应对化解目前地方志工作体制机制中一直以来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瘀点。二是守正创新,保障未来事业持续发展和不断开辟新领域,做出新亮点、取得新成绩。三是要客观看待地方志工作的性质,在工作之余要秉持正确心态。

 

    当代上海研究所张莉的《表在方志编纂中的运用和思考》一文对“表”这种体裁在方志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表能起到补充志书文字记述、增强资料完整性、增加文本可读性、佐证资料真实性等作用,但并不能取代文字的表述作用,只能作为志文的补充。新方志编纂中,表的记述对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三轮修志应充分吸取二轮修志的经验,制表工作应规范化、标准化,打造精品表格;记述手段实现智能化,塑造智慧表格;记述对象全面化,以人为本,编写人民表格。

 

    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馆)吴庆的《谈地方综合年鉴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一文就如何提高年鉴工作质量、增强年鉴魅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几点思考。作者认为,以一年一鉴的出版时效性和和庞大的数量,可以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对外介绍中国发展成就,成为国际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对内给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让公众了解地情,培育爱国爱家的感情,厚植文化自信。

 

    金山区地方志办公室(档案局馆)李惠的《地方志序跋编纂述论》一文在对方志序跋的内涵、功能及异同,方志序跋在新旧方志中的运用与对比,方志序跋的汇编、辑录与研究情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第三轮修志中序跋的编纂。认为志书序跋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根据地域特色、写作者身份及志书本身而有所侧重。

 

    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孟渊的《地方志编纂志体裁述论》一文以上海浦东地区清代《分建南汇县志》、民国《川沙县志》、1990年代《川沙县志》3部方志为例,比较分析浦东地区传统方志、新方志对志体裁的运用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得出未来修志中,应牢牢把握“志体裁”的史学属性、处理好体例文风的统一性、处理好编纂技术标准的统一性等若干启示。

 

    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庞宇的《从问道的角度谈地方志资料的收集和加工》一文从道与资料在编纂实际的两个重要环节入手,分析修志问道对其的作用和影响,资料收集和加工中分别问道和论道尺度,促进资料与道的融合。作者认为,修志问道是开放的,长期的,复杂的,要众人参与,但要始终以问道为核心目标,问出事物的深层次结构和发展动力和动向。

 

    青浦区地方志办公室(党研室)姜依霖的《上海市第三轮地方志书编纂在青浦区的实践——新时代修志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一文讲述青浦区全面启动第三轮修志工作情况,一方面积极谋划修志人才培养工作,另一方面不断探索修志的组织模式和搜集资料的创新,力求打造精品志书的实践经验。

 

    此外,尚有上海通志馆乔志远的《地方志资源传播与开发利用案例研究——以电子游戏与方志元素的融合发展为例》 和《融媒体时代地方志传播新趋势、新方法案例探究——以哔哩哔哩(Bilibili)为例》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余璐的《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及复归浙江时间考辩》 ,上海通志馆刘效红的《方志索引浅论》4篇论文,以书面形式作了分享。

 

    会议还对青年学者的论文进行了评审,并为获奖论文作者进行了颁奖。

 

    王依群在总结中指出,此次投稿论文涉及面广,质量较高,研究成果也很丰厚,希望今后大家继续深入探索,把方志理论研究作为一项长期事业坚持不懈地进行。对于论文撰写,也提出一些建议:一是选题要新;二是结构要紧凑、逻辑性要强;三是论据要实;四是文字要精练。姜复生表示、希望史志学会能够坚持学会姓学,继续加强理论研究,寄望方志理论研讨会能每年举办形成惯例,藉由研讨会形式加强市区2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联动,促进方志系统与社会各界交流互动,提升青年同志的工作自豪感与行业认同感,扩大地方志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