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多学科视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23-10-26

 

    10月22日,“多学科视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联合主办。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张晓虹教授主持研讨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汪澜致辞。

 

    任小文在讲话中表示,今天我们重视研究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出构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选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添砖加瓦。立足文化高质量发展,高质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水平,才能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花更加璀璨繁盛。此次研讨会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有助于加强对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汪澜在致辞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昭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前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她回顾了“多学科视野”学术研讨会创办的缘起、过程及收获,本届研讨的主题定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深意的策划,体现了上海社科界专家学者对当前重大理论命题的敏锐性和责任感,期待各学会的专家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将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向深入,一方面积极回应历史和时代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为国家和上海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上海社科学人的智慧和力量。

 

    研讨会上,10位学者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付长珍教授的论文《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当代中国伦理学建构》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中,如何书写和建构当代中国伦理学,不仅是一个学科学术命题,更是一个洞察时代精神与文明走向的现实之问。她论述了中国伦理学“再出场”、“再写中国伦理学”的学术命题,提出既要扎根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又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借鉴西方伦理学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建构中西汇通、情理交融的中国伦理学,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方向,而且对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建构也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陈胜云教授的论文《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强调,人的精神世界是能动反映物质世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念世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迁。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实施的中国式现代化,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开启了人的精神世界的重构历程。他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精神领域的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应对这些问题的重大举措出发,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方面所取得的丰富历史经验,为我们勾勒出了中国共产党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现实路径。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善侃教授的论文《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生态文明新形态》认为,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观的一次重大转换,将开创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新阶段,即“生态文明新时代”。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建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实施了前所未有的、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当今,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加速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邱卫东教授的论文《在变与不变中澄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经典表达与现实展开——兼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最新开拓》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以西欧为典型,以英国为样本,深刻揭示了由资本内在否定性生成的系列矛盾悖论,必然使资本主义社会向更高阶段的人类新文明类型迈进的趋势。在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中,得出了系列关于人类新文明类型开启之可能样态的经典论断,以此向度总体反思中国共产党探索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可以发现这一历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既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结合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这两大决定性变量,在不同阶段有效推进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现实展开的历史。把握好这一内在规律,无疑对我们在厘清这一历程中涉及的若干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在21世纪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邵雍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特色,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此曾经作过艰辛的探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在毛泽东时代已经初步显现。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是值得研究的宝贵精神遗产,值得珍视和认真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满永教授的论文《“翻身”之路——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的身体与政治》指出,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中的“新人”塑造诉求出发,讨论了身体在革命进程中的媒介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身体视角中的革命研究之可能。通过对身体视角下的现有革命研究之梳理,以及土地改革中的身体政治标签化、婚姻变革中的身体国家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中身体组织化的初步讨论,指出了身体视角中的革命研究不仅可能,且可成为中共历史研究的新方向。最后,文章借助身体塑造讨论了革命中的政治文化生产问题,认为后革命时期的词语修辞和历史编织,更能在一个相对隐蔽的状态下实现了对身体的持续改造,唯有在文化史层面首先检讨革命知识的生产,才能浮现真正的革命身体。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何爱国副教授的论文《中国传统价值观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如“政在养民”“利民为本”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现代化;“见利思义”“人文化成”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充满文化自信的现代化;“扶危济困”“损有余而补不足”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走社会和谐公正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开放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理念有助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要义,五位一体地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合理性及其现代意义,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理解和把握。

 

    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仲富兰教授的论文《“城市更新”与民俗流变》,直言不讳地指出部分城市在建设中存在的文化缺失、千城一面,城市在大拆大建中无视城市文化、街区记忆消失等现象,强调城市更新不仅是民生过程,而且也是文化工程,对城市的土地记忆和文化信仰应有充分的尊重,城市更新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此,他基于上海部分城区和街区更新的成功经验和案例,提出了在民俗烟火中展“旺”海上新梦的主张,对上海城市现代化乃至整个中国式现代化都有很大启发。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的论文《从<黄帝内经>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认为,《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经典,其医道包含了很多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认为它还是哲学著作,很多中国哲学通史的著作,都有对于《黄帝内经》的专门论述;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有关治国理政的政治学、管理学的著作,因此,《黄帝内经》可以说是多学科融合的经典,研究这部经典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十分有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的论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为新的文化生命体》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新的文化生命体,而生命体之“新”,实际上意味着,我们不是简单地接受孔夫子,而是对它有所继承与发展;也不是简单地接受马克思,而是对它有所继承与发展。古今中西,和生新体,即由旧体之和而生出新体。“新体”是生之成,“和”是生之道。开创共生共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人类历史上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也是中华民族需要自觉承担的文明使命。惟有以共同性思维扬弃普遍性思维,才能根治文明冲突之病。

 

    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吴新文对上述学术报告进行了总结点评。他认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和发言,既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和实践总结;既有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构,又有对中华经典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文明论阐释;既有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观展望,又有对生态文明、城市更新等现代化热点的中观和微观探索,充分体现了多学科研讨在观点、材料和方法上所应具有的全面性、多样性、丰富性和创新性。各位发言人从自己所在学科和专业出发,就相关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可谓新见迭出,精彩纷呈,让人大开眼界,获益良多。与此同时,他还对各位学者的论文分别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令学者们加深思考,而且也使这次跨学科的对话交流碰撞出了火花,将研讨会推向高潮。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