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举行“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诠释与文化调适”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1-29

    11月19日,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举办“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诠释与文化调适”专题研讨会,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协办,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谭琼琳主持。研讨会采取线上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师生在线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本次会议是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2022)“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李维屏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明确、视野开阔,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入学习贯彻,也与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背景下的外国文学研究前沿相吻合。他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诠释与文化调适进行了深层阐释,认为文化调适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展外国文学研究的内涵与外延,而且还有助于我们通过对“小文本”的文化研究构建“大文学”话语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珂教授表示,本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他认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不断拓宽研究边界、丰富学术内涵,不断深入探讨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本诠释与文化调适这一课题,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文明互鉴。此外,他还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尤其是外国语学院文学团队近年来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本次专题研讨会包括八场主旨发言、十个平行分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分别由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乔国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伟文,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袁教授筱一,副会长、同济大学教授李杨主持。

 

    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的报告《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交流互鉴》结合世界文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这一背景,从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分歧和争议、历史实践中世界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图景、文学中的文化交流与互鉴这三方面来论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互鉴的本质,为尊重和发展文明与文化多样性提供参考,同时强调,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创新进步的关键因素,求同存异是我们创造美好世界的基本思维和共同价值趋向。

 

    复旦大学教授汪洪章做了《儒道文本在近现代西方的阐释及文化调用》报告,从16世纪以来西方社会、文化发展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背景上,就16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知识界对儒道文本的阐释态度之转变,对儒道文本加以文化利用的学术思想动因,前现代社会产生的中国儒道文本中所蕴含的现代性、后现代性理论资源,以及作为“世界文学”的儒道文本作了阐释。

 

    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张冲在评议中,延伸阐述了他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与共的内涵理解;结合他对爱默生和王阳明对后世影响的比较研究,以及中学西译和文化调试的关系等研究主题的兴趣,启发学者全面审视西方对中国经典作品的“译”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播等主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腊宝以《“洗净”的难民——库切<耶稣的学生时代>中的情感问题》为题做了报告,以难民“洗净”记忆为背景,展现了活跃在主人公David周围的四个成年难民情感扭曲状态,并指出本文运用情感理论对小说进行分析,小说家在对上述人物的扭曲情感提出委婉批评的同时,更对直接导致这些情感问题的“洗净”逻辑以及某些西方社会在难民接受过程中表现出的民主极权给予了犀利的批判。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Sandro Jung探讨了歌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绿蒂悼念维特场景的跨文化和多媒介使用以及改编,关注雕刻设计的驯化,目的是促使读者-观众沉浸其中,另外文学插图创作的丝绸作品带有个人联想,使以前机械复制的图像更加个性化。对十八世纪印刷文本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透过英国艺术家和工匠所创造的物质来理解和诠释歌德小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欣在评议中提到了文学中的情感研究和早期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研究,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层面,在塑造命运方面都有着很多情感维度,并从现代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物情感的复杂性;高度评价了Sandro Jung教授在跨媒介、插图和十八世纪的物质文化上的深入研究,不仅从文本、印刷角度,更结合大量的平行文本和衍生的物质文化开展研究。

 

    同济大学教授王晓平作了题为《现代(性)神话与塞壬的声音:<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资本主义浮世绘》的报告,指出大多读者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误读,倡导学者应从历史化的原则出发深入解读这本小说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浮世绘的叙述,其本身是资产阶级自我意识的展现,是对所谓“现代性观念”的自我确证,并强调跨文化解读中的这种误区显示在处理不同社会和时空语境时坚持历史化原则的必要性。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卫新的报告《<别让我走>中的稳态经济与共同体形塑》指出,石黑一雄的《别让我走》虚构了一个20世纪90年代英国的克隆人世界,克隆人在黑尔舍姆建构了比较奇特的共同体:克隆人被创造的目的是为人类捐献重要器官,他们没有在携死而生的状态下沉沦,相反,他们以礼物交换为基础,建构了现代世界弥足珍贵的和谐的共同体。

 

    复旦大学教授孙建在评议中认为,从跨文化和历史化的视角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全新的解读,可为学界在研究外国文学经典上提供新的思路;不再从克隆的伦理问题角度,而是从“共同体”和“稳态经济”这一角度对《别让我走》进行解读,拓宽了学界对《别让我走》《美丽新世界》等科幻作品的阐释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卢敏以《气候在贝西•黑德作品中的诠释与调适研究》为题作了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的影响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反复出现的一个难题,也是文学中的一个母题。作家贝西•黑德在多个作品中书写了博茨瓦纳始于1958年的连续七年干旱,这也是博茨瓦纳历史上最早有记录的一次大旱灾,因此贝西•黑德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也再次证明她超前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生态相关的各种问题的多方位思考。

 

    上海大学教授赵彦春《善译之道:语言的奥秘与翻译的智慧》的报告强调,“善译”是避开翻译陷阱的范式性提升,这要求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审视两种语言系统,洞悉语言的奥秘,统摄原文的“意旨”“神情”“语气”。在他看来,“善译”之道所蕴含的智慧体现于有效解码后的“直译尽其可能,意译按其所需”的策略及关联与趋同这两大原则,由此善译的实现过程依然“归结”到一个由原则统领的可以调变或取舍的参数原则—体系之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衡山在点评中指出,研究文学作品对当今世界的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的关注,拓宽了学界对非洲文学以及文学中的气候文本的认知,引发了关于“文学的作用”的思考;从语序结构入手尽可能做到翻译形意兼备,通过“道常无名”等例证诠释了“善译之道”的内涵。

 

    十个分论坛主题交叉性、融合性特点鲜明,涵盖文学、经济、文化、哲学、媒介、翻译、生态和艺术等多领域,来自多所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分别进行发言,交流热烈。

 

    闭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国静主持。学会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和龙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兼具前沿性、时代性和启示性,研究内容极具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与会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充分展示了国内外国文学教研成效和学术风貌,深入经典文本诠释和文化调试研究,可以超越文明隔阂、文化冲突,推进文化交流互鉴。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