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生产力学会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培育提升上海发展新动能”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2-11-24

 

    11月18日,上海生产力学会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培育提升上海发展新动能”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列入上海市社联第16届(2022年)学会学术活动月项目。学会顾问陶友之、戴昌钧、张占耕、陈承明,学会监事李庭辉,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建文等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真虹会长主持。

 

    学会副会长李元旭就《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作深入全面分析。他认为,新冠疫情肆虐以来,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随着全球通胀创历史新高,美联储采取40年来最猛烈的加息方式,美元进入强势周期,而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汇率普跌、全球股市普跌、资本流动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可能在今年底-明年上半年开启一轮深度衰退。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新基建、新能源大力发展,中国经济将在未来的某个时期度过经济低谷,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产业优化布局和集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平台的建设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举措,都将大大促进长三角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中国经济将继续稳中向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学会理事苏宁副研究员以《上海全球中心城市发展的新维度》为题作了发言。综合疫情与经济全球化变局叠加背景,当前全球主要城市正着力推动核心功能转型,创新、枢纽、公平领域已成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发展的新的重要维度。在流量枢纽功能与创新策源功能转型叠加影响下,一系列交叉领域有望成为后疫情阶段全球城市竞争的新赛道。苏宁表示,上海在当前全球城市发展路径转型发展机遇下,需形成具有新维度思路的发展策略,聚焦全球城市发展新赛道,全面优化城市功能与国际影响力,以具有世界影响力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的创新实践形成全球城市发展理念先导权。

 

    学会常务理事罗智丰以《上海城市规划与发展》为题发言。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发展的公共政策,通过空间资源配置与交通、市政等方面的多规合一来构建系统的支撑,从而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有序实施。上海城市规划历来是国家战略在上海的体现,发展阶段和环境的变化,价值取向,发展模式,管理方式,规划内涵的转变深刻影响上海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罗智丰从城市规划视角,从规划背景、目标愿景、发展模式转型和规划实施等四个方面来解读《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为专家和学者提供相关资讯和参考。

 

    学会副会长陆军荣发言主题为《激发民营经济在上海发展中的创新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的成长发展轨迹。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民营经济发展道路,分析当前上海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创新、开放、改革进程中积极作用,探索新时代上海新民营经济发展之路,更好让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发挥新贡献。

 

    戴跃华博士发言的题目是《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位势变化与提升方向》。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城市网络结构与形态发生重大调整。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节点地位、功能和表现形式也出现新变化和新趋势。戴博士围绕由企业网络构成的全球城市经济网络、由合作/冲突关系构成的全球城市社会网络以及由全球航空联系构成的全球城市设施网络等三大网络介绍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位势特征和变化。为上海进一步强化全球网络节点功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建议。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