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举行“新时代新征程与上海城市文脉”学术年会

发布日期:2022-11-22

 

    11月17日,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举行2022年会,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与上海城市文脉”,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抓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机遇,凸显研究会“炎黄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上上海城市发展、文化创新的新挑战、新机遇。年会由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军主持。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2022)“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汪澜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年会聚焦城市文脉课题,希望能更深入地挖掘上海城市文脉的底蕴和时代内涵,从中提炼出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契合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同时积极推动将这些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落实到上海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以及制度创新、社会风尚、生活方式等的各个方面,让城市文脉更好地发挥凝心聚力、彰显城市魅力、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作题为《新时代海派文化传承创新与城市软实力提升》的报告,认为新时代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特质的核心表达,但与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相比,海派文化还没有得到非常充分的重视,应该从历史和空间的维度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以及对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特质和取向包括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融合优势、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依托新时代海派文化的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点路径包括提炼和明确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特质;焕发海派文化肌理的时代新生,将历史文脉与当代生活有机融合;强化海派文化现代转化能力,向世界讲好海派文化新故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激活海派文化的源头活水。

 

 

    副会长、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在《观“海”织天下  “祥”誉新时代——上海城市文脉精神指引下的恒源祥近百年创新发展》报告中,将恒源祥近百年创新发展置于上海城市文脉精神背景中,总结海派文化引领下恒源祥的文化品牌战略升级,“以文化为核心,引导生活方式”的战略方向,持续不懈地铸造“一个经典的品牌,一段悠久的历史,一个年轻的形象”,认为上海的城市文脉精神和基底深刻地赋予恒源祥的内在精神气质;恒源祥的品牌基因和文化底蕴与上海的城市文脉高度契合,相信在上海不断激活“源头”、勇立“潮头”的时代前进步伐中,恒源祥品牌一定会不断成就“无限之线”的美好未来。

 

 

    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郑土有的报告《“敢为人先”与“事必极致”——以新时期上海民间文艺创新性发展为例》以1949年后“十七年”的上海民间文艺为研究对象,指出上海民间文艺界在新故事、新民歌、农民画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在新时期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案例。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在新中国民间文艺的创新性发展方面,上海一直走在全国的前面,要么“敢为人先”,要么“事必极致”,这得益于近代以来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驱动。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刘畅作《“上海经验”的固化和更新——对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中上海叙事的再思考》报告,指出以上海为代表的现代城市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所面对的一个全新且在不断更新中的书写对象。对上海的书写不仅是对城市生活的摹写,而且是城市经验不断被生成和凝聚的过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首次以小说的形式勾画了“十里洋场”的生活图景,并形成一种经验范式:上海成为一个被奇观化和伦理化的观察对象,而上海经验的溢出首先表现为文学文本对城市空间的构型。张爱玲的小说延续着这种伦理化的观察视角,又以对城市的时间化取代空间化,在怀旧的意识下凸显“变”之于城和人的意义。中国当代文学对上海的观照与书写,实际上并未脱离20世纪上半叶就已形成的经验范式。文学文本中的“上海”,或是在城市批判的视阈下被构设为一个断裂的、欲望化的空间场域,或是回到张爱玲开启的“怀旧”传统之中。这意味着,当“上海经验”被反复不断地书写,作家所构建出来的文学世界愈发趋同,其中所传递的经验常常成为对于城市本身的刻板印象,甚至演变为一种单向度的城市认同。因此,重新构建关于上海的地方经验,成为当下上海叙事所应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的《“段子”从民间文学向可视化的悄然转身》报告认为,段子曾经以口耳相传为主,现今见之于网络为多。近年来,段子在内容上的搞笑更为突出,在形式上也增加脱口秀、短视频等新的载体。特别现在手机成为人们终日相伴的交流工具,段子与手机的摄影、绘图功能结合,卡通画、实物组图、拼图、幽默画等表达方式悄然之中进入段子,图文并茂,呈现出可视化的特点。这种手机的拍照绘画功能与段子一拍即合的当代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流行,主要源于段子固有的民间性与公众普遍表达需求契合、旧时段子的纯文字性得到手机拍照绘画功能的弥补。因此当代段子在图文并茂中的发展前景可期,可能是民间文学段子发展的新趋势,这将给语言文字学带来新的挑战。

 

    《收获》杂志社编辑吴越观察到上海出现一批热衷“上海城市考古”的年轻知识群体,通过对其中三位典型代表沈轶伦、吕正、许海峰的访谈,在其《上海之“恋”——七零后、八零后知识群体对上海文脉的追寻与再发现》报告中分别以沈轶伦的《解放日报》“知沪”专版、吕正的澎湃新闻“上海相册”专栏、许海峰的上海街头摄影作品为个案,阐述他们留下上海的城市故事与记忆,认为他们从城市的砖缝销栓之间、人事流变之中发掘出更为丰富的上海,而这样的过程同时也滋养、丰富了他们自身。吴越以媒体人的直觉和敏锐努力呈现三位受访者“恋地情结”的缘起及心路历程,生动地描述他们对上海历史文脉的追寻与再发现,并努力从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角度总结概括,是一篇生动深入的纪实性报告。

 

    上海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发展研究院高级经济师施蔷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守正创新的思考与建议》报告,试图从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文脉发展思考上海如何利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进行守正创新。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经历了一条包括海派文化-城市精神-世博会-世界城市日等的城市文脉发展之路,要通过守正创新,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的实践内涵,开创上海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局面,建议从三个方面逐步推进,一是加强开展对中华文明探源的研究和践行,二是与时俱进,有效开展探源与交流,三是大力推进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产业。

 

 

    副会长杨剑龙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形式多样,不少具有真知灼见,在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提出诸多想法和思路,充分体现了研究会人才荟萃,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