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市经济学会主办第四届全球创新资本高端论坛

发布日期:2022-11-18

 

    由上海市经济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与上海技术交易所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与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球创新资本高端论坛暨“双碳”目标实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于2022年11月12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相关精神,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创新资本,实现“双碳”目标,完善绿色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而举办的国际学术交流盛会。本次会议也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六届(2022)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研究员做了“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条件。上海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进一步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着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他认为要从整体性、系统性全面理解“强化上海城市四大功能”的重大战略,“四大功能”是一个整体性系统,要从市场、创新、产业、开放这些关键环节入手,强化四大功能,推动上海五个中心的功能升级。当下,上海要在经济结构升级中保持高质量增长,重点要发展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与创新性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占比提高,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不再重要,恰恰需要制造业内部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收入,这也是服务业发展的驱动力。他指出,上海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 ),通过进一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持续培育经济增长的内在新动力。上海经济已进入以服务经济结构为主的阶段,要加快服务经济升级、创新和开放发展;要加快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科创中心建设有机衔接,要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也要进一步加快制度供给,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以高水平开放带动高水平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要强化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发挥高端产业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此外,上海仍需通过更深层次改革,进一步消除部分行业资源错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开辟增长新源泉;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和发展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负担、提高投资预期收益,更好稳定市场预期等。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邵帅教授做了“关于资源供给侧的低碳转型发展”的主旨报告。邵教授主要围绕“资源诅咒”效应、“环境诅咒”问题、“环境诅咒”的关键症结、如何破解上述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资源诅咒”问题的缘起;二是“资源诅咒”升级为更为严重的“环境诅咒”问题的现象;三是从“环境诅咒”出发,探究这一问题背后的根源和机制;四是从政策建议方面,探讨如何破解这些问题的思考。具体而言:首先,资源诅咒的现象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作用机制包括价格波动效应、荷兰病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四个方面;其次,受到资源诅咒的地区往往也会面临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即资源诅咒转变为环境诅咒的问题,这是由于资源型产业天然具备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且资源型产业的下游供应链企业的集聚不利于低碳转型,加之产业区域间的不良互动而共同产生的后果;针对资源型地区低碳转型之困,他分析了环境诅咒发生的机制,指出资源型地区一定要克服短视发展目标,要摆脱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他建议,第一,要合理选择产业,实现产业多样化,避免更多的风险,通过其他产业的发展来实现当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虽然是高碳的原材料、大宗产品的供给功能不能完全摒弃,但资源型产业本身应该努力提高绿色技术含量,要通过一些财税政策和环境准入门槛,推进这些产业的绿色技术进步;第三,资源型地区整体先天上存在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需要政府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其绿色技术研发水平,比如将通过资源红利获取的财税收入转化为创新债券、创新基金等;第四,在微观层面通过加强对僵尸企业的有效治理,同时实现改善生产效率和治理环境的双重目标;第五,发挥市场在低碳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资源(能源)产品定价的市场化改革,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效结合。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贾敬敦主任做了题为“现代金融结构调整与创新资本发展”的主旨报告。贾主任主要报告了现代金融结构调整、金融与产业关系、创新资本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现代金融结构调整,贾主任在报告中概括地回顾了现代金融发展脉络,指出,自世界上诞生第一家现代银行以来的300多年中,金融体系和金融业务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金融体系看,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以现代中央银行为标志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健全;第二个重大变化是以交易所为龙头的现代金融资本市场的建立健全。从金融业务看,第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现代金融体系由以货币经营为主逐步发展成货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行的业务体系;第二个重大变化就是由普通资本经营逐步发展为普通资本经营和创新资本经营并行的业务体系。关于金融与产业的关系,他认为金融与产业是一个相互协同的关系,没有现代产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金融。投资是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不管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到什么阶段,没有投资,就没有商业化的经济产出。因为任何知识、任何技术本身并不能变成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必须与其他要素结合到一起,才能变成有现实意义的经济价值。二战以后世界金融最大的变化,就是风险投资的发展壮大。风险投资的崛起是现代金融结构调整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关于创新资本的研究,他肯定了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的前瞻性、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有更多的大学加强创新资本的研究,特别是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第一,要深化创新资本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要明确创新资本的概念和内涵;第二,要深入开展创新资本的评价和计量研究;第三,要开展创新资本市场的研究,包括用什么样的市场能推进创新资本有效率的交易,用什么样的制度来规范创新资本市场。贾主任最后强调,创新资本能够为中国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要通过创新资本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先生做了题为“‘双碳’目标下技术交易的实践与探索”的主旨报告。他提出,“双碳”和“科技创新”实际是一种双生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双碳”、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在“双碳”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以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为底线,聚焦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主线,节能降碳技术是准线,资金投入规模为上线,绿色交易市场为基线,“双碳”需要做到战略分解。此外,在“双碳”工作推进过程中怎样才能提升创新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通过组织市场交易提升配置效率是新时代的解题思路。颜明峰先生基于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实践探索,讲解了技术市场确权体系和确价体系的建立,从而促进技术要素在全国交易中的畅通流动,为“双碳”提供技术的资源储备、供需匹配和资本支持。希望好的成果、好的资本、好的资源在技交所平台实现更好的共建、共赢、共享,为国内科技创新工作、“双碳”工作做出贡献。亚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林君维教授做了题为“台湾地区在净零碳排压力下的永续挑战”的主旨报告。林君维教授分享了台湾地区的净零碳排放发展规划、策略和路径,以及净零碳排放规划的两大重要基础——科技研发和气候法则,以及四大策略——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生活转型和社会转型。林君维教授指出中国台湾地区的净零碳排放只设定目标和策略,缺乏明确的执行步骤,这成为实现最终目标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创新资本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玉华教授做了题为“高校‘有组织科研’嵌套共生平台治理范式初探”的主旨报告。张玉华教授认为,无论是“双碳”目标的实现还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特别是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为高校科技创新治理范式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高校构建怎样的 “有组织科研”治理范式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这个问题亟须从理论上研究和探讨。张教授认为,目前学术界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治理亟须从传统的分散知识管理视角迈向网络平台治理视角已有认知 ,但缺乏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嵌套共生平台及其治理范式的深入系统剖析,也鲜有文献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嵌套共生平台及其治理范式进行微观层面的设计和探讨。应基于“有组织科研”视角,综合运用数智平台、去中心化NFT、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和嵌套共生理论,为当前高校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调整提供具体可行的实施参考方案,为教育部相关部门制定高校“有组织科研”相应政策和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谈到当前职务科技成果的确权试点方案,张教授建议,应创造条件进一步试点,以原有高校与科研团队科技成果确权为基础,在区块链上构造科技成果专属NFT,并对照链外科技成果权属划分比例对高校和科研团队所有成员赋予相应的FT,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其所有权的转移,并通过区块链记录所有权转移的整个过程,这样既能够使FT附着于现实资产,又能保证所有科研团队成员对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在后续融资交易中不被侵害。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