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举办叙事医学学术论坛

发布日期:2022-11-16

    11月6日,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主办“叙事赋能 共享健康未来——海派文化视域下的叙事医学”学术论坛,来自全国各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学人文与叙事医学专家学者150余人在线上线下参加本次大会。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2022)学会学术活动月”的系列活动之一。

 

 

    学会会长杨放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叙事医学的开展已经成为推动医学人文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和工具。作为弥合技术与人性鸿沟的重要工具,叙事医学应充分发挥“树立医学职业精神,培养中国好医生”的作用,在叙事医学实践中提升医生人文素养,培养其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让现代医学真正成为有温度、有人文的医学。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方在致辞中表示,叙事医学改变了原有的“医生为中心”的对话方式,开启“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模式,建立起医患共情,真正达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以此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落地生根,更好地为健康中国建设服务。

 

    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胜分享了中医医案的叙事源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对中医医案医话与叙事医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花艳围绕高校临床医学院的叙事医学教育探索与实践,从叙事医学教育实践的理念、同济医院实践分享和初步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分享了体会和经验。

 

    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书记季庆英围绕医务社会工作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重温了医务社会工作核心要义,强调了认识健康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学会理事、市六院党委副书记岑珏聚焦叙事医学与文化地标,讲述了医院文化地标的叙事故事,并从叙事医学、医院文化、医院品牌等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和精彩观点。

 

    学会特别邀请了《叙事医学》杂志社社长邵卫东和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教授杨晓霖做学术交流。邵卫东从光影叙事的角度出发,畅谈提升叙事素养的三个路径和获得幸福感的三个层次。杨晓霖发表了“云演讲”,阐述了生命健康叙事的发展语境,强调了叙事素养与生命健康质量、叙事生态与社会健康和谐的相关性。

 

 

    在圆桌论坛环节,副会长、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于莹与邵卫东,以及陈德芝、张燕华等围绕“海派文化视域下的叙事医学”展开讨论,期待接下来加快叙事医学在上海的创新实践,逐步构建上海叙事医学体系,探索形成叙事医学的海派特色和品牌,让海派叙事走向全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午设有三场分论坛。分论坛一“叙·健康”邀请了学会叙事伦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理事张燕华,市六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封启明,市六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李永光,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马周理等专家分享了上海叙事医学实践探索、叙事在急诊医患沟通中的实践与应用、疾病叙事在门诊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叙事伦理视野下的安宁疗护等学术实践。

 

    分论坛二“叙·共享”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宣传部副主任刘燕,市六院护理部副主任朱凌燕,市六院社工部主任阎玮婷等专家分享了承担方舱志愿服务新冠患者疾病获益感的质性研究、重访抗疫日记——个体叙事的伦理价值、叙事视角下医院志愿服务的叙事实践等学术实践。

 

    分论坛三“叙·未来”邀请了叙事伦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李静、市六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李萍、市六院毕教办副主任王道珍分享了叙事医学在地化发展与抗疫中的叙事传播、叙事意识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性、叙事能力培养的路径及实践应用等学术实践。

 

    本次叙事医学论坛内容覆盖面广,与会者充分交流,共同对话叙事医学,展示了医学之美和叙事医学之魅力。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