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举行2022年年会

发布日期:2022-11-16

    11月5日,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22年年会暨第十七届青年论坛和第八届教学论坛举办,论坛主题为“世界史的知识生产、学术谱系与教育传播”。本次活动是上海市社联第十六届(2022)“学会学术活动月”活动之一。

 

 

    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陈麟辉在讲话中肯定了学会为学科发展和学术繁荣所做的贡献,要求学会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世界史研究的全过程,更好地把准世界史研究的方向,始终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论从史出”;进一步深化世界文明的研究,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贡献历史学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大学聂清副校长介绍了上海大学的基本情况和世界史学科的发展,指出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需要我们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用历史眼光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从不同文明中积极吸纳有益成分,服务于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

 

 

    复旦大学向荣教授代表学会向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祝贺,并回顾近年来上海世界史研究的发展,强调上海的世界史研究之所以能在全国世界史学界处于领先地位,得益于各会员单位和会员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上海世界史学界内部携手并进、合作共赢的良好氛围。

 

 

    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寄语青年学者在从事历史研究时,除了关注学术本身的发展之外,还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民众关切,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积极建言献策。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新的章程,选举产生了学会新一届理事和监事。在新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学会领导班子:沐涛为会长,张忠祥、金寿福、王三义、洪庆明、张勇安、姚虹、欧阳晓琳为副会长,孟钟捷为秘书长。

 

 

    学会新任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沐涛教授从学科布局、研究特色、人才队伍等几个方面整体论述了上海市世界史学界的发展情况,指出学会未来发展应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需要,进一步提高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做好传承与创新工作。

 

    在主旨演讲环节,华东师范大学谢国荣教授发表题为《“未完成的事业”:美国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对国家形象的逆向性塑造》的演讲,以美国参展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切入点,从“未完成的事业”展览的设计理念、展览效果、国际和国内反映、最终撤展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该展览以“恰当的”自我批评彰显美国作为所谓“自由世界领袖”的自信,也为了增加其对外宣传的“可信度”。而这种“真实战略”只是美国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之一,而后来迫于国内压力撤展恰恰反映“种族平等”在当时的美国仍然任重道远。

 

 

    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蔡萌教授发表题为《19世纪初美国工匠抗争中的性别想象》的演讲,指出性别想象作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其主体身份的多重性、模糊性和不稳定性都是研究者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对美国工匠抗争的传统解释范式以“阶级”作为分析范畴,忽略了工匠的多重身份和多样化诉求,强调工匠们在批判雇佣对个体伤害时,持有明显的双重标准——既有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意图,也有维护男性气概和特权地位的动机。

 

    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杨长云副教授发表题为《大西洋的跨越: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社会思想网络的形成》的演讲,阐述了19世纪美国城市从“城市改进”到“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城市知识网络和规划理念的发展反映了北美从殖民地到国家建立的历史。虽然这种网络和理念均借鉴自更发达的欧洲国家,但其实是新旧世界双向传播的过程。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叶成城副研究员发表题为《超越大分流的比较现代化研究》的演讲,系统梳理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脉络和国内现代化研究的三波热潮,阐明现代化的波次、时空与机制,总结超越大分流的现代化比较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吴刚博士发表题为《拜占庭的蚕种源于何处?》的演讲,强调拜占庭蚕种溯源的世纪难题源于现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聚焦养蚕习俗的新研究方法,从而得出拜占庭蚕种的起源地很可能在于阗和塔里木地区,进一步印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东方学者的“于阗起源说”。

 

    在信息交流环节,上海师范大学李腾副教授、上海大学黄薇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李晔梦副教授和复旦大学李思琪副教授先后从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就各校过去一年的世界史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交流。

 

    会上,学会为华东师范大学余志森教授颁发“终身学术成就奖”,表彰其在美国史领域的卓越研究;为上海中学孔繁刚老师颁发“终身教学成就奖”,表彰其在中学历史教育方面的杰出贡献。

 

    下午,第十七届青年论坛和第八届教学论坛同时举行。青年论坛旨在深化上海市各高校世界史青年学者和学生的学术交流,本次论坛入选论文87篇,围绕“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历史”“亚非国家的历史与社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塑”“医疗社会史”“史学理论、历史的教学与知识传播”六大主题进行。教学论坛作为学会年会的特色之一,旨在为中学教师与高校学者的交流搭建平台,本次论坛入选论文22篇,集中展现了中学历史教师对世界史前沿领域的关注,对教学策略、理念和实践的多维度思考。经各组评审讨论,青年论坛最终评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教学论坛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供稿 ▏学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