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日本学会举办“日本政情发展与中日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1-11-12

    11月6日,上海市日本学会召开了“日本政情发展与中日关系走向”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杨伯江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大选后岸田内阁将会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国内民生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分配与增长的良性循环以及应对新冠疫情方面。同时,处于中美博弈夹缝中的岸田政府的外交战略取向值得关注。中日两国应通过对话和加强合作的中长期布局,为建构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两国关系积极创造条件。

 

    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指出,中日关系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应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两国关系的建设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吴寄南研究员对此次大选所体现的日本政治生态的变化作了详细分析,认为自民党内年轻议员改革派阀政治的强烈诉求、甘利明被迫辞去干事长职务等一系列事态,将对岸田政府的政权运作及外交产生重要影响。

 

    学会名誉会长王少普教授对日本新内阁的对华政策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如何改善民意基础,是岸田新内阁对华关系的一大课题。

 

    同济大学蔡建国教授强调,应将中日关系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进行考察,应大力开展民间外交,特别是在日华侨华人的桥梁作用应予重视。上海师范大学陈永明教授指出,理解中日关系的走势,不应被日本个别政党或政客的好恶所左右,应从本质上对两国关系进行把握。

 

    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季卫东教授指出,中日美关系呈复杂局面,在此背景下应警惕防卫过剩所带来的安全困境。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马利中教授认为,本次大选反映了日本年轻人参政意愿不高,而作为“团块世代”的老年人往往容易被右翼政客所利用,在选举政治方面尤其突出。

 

    解放日报首席编辑、上观新闻主编杨立群指出,中日关系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岸田新内阁内外制约很多,在对华关系方面,美国从来都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如何平衡各种因素,兑现选举承诺,对岸田政府无疑是重大考验。

 

 

    学会会长、复旦大学胡令远教授分析了岸田内阁与此前菅义伟内阁在执政合法性方面的差异,由此对岸田政府能否成为长期政权、以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做了评估。

 

    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陈子雷教授从三个方面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一是从本次大选结果看,日本政治生态整体保守化、右倾化趋势明显,中日关系将面临严峻考验。二是岸田新政的关键是实现所谓分配与增长的良性循环,岸田团队虽然堪称政策高手,但在经济疲软的背景下,兼顾增长和利益再分配,其挑战性不言而喻。三是RCEP行将正式实施,这对中日经贸关系是一利好消息,要利用好这一平台,深化两国合作。

 

 

 

供稿 ▏学会处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