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1-11-02
10月20日,“中华美育精神视域下美术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建构”学术论坛在上海市香山中学举行,活动由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等主办。本场活动为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学会会员、上海市“双名工程”美术学科攻关基地学员和骨干教师代表70余人参加活动。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百艳在致辞中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在给中央美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提出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深刻内涵,立足工作实际,努力培养一支有教育理想、有创新智慧和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美术学科名师队伍。
上海市美术学科攻关基地主持人瞿剑宛作了题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践行美术教师责任》的报告,他认为新时代美育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要重视课程美育、活动美育、场馆美育、体验美育、环境美育的联动,紧扣时代脉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助力中华美育精神深入人心。
在基地学员微报告环节,四位学员围绕新时代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精神品格,用“四支笔”形象地概括了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上海市静安区实验中学教师胡菲在题为《握好画笔 擦亮教师专业底色》报告中提出要彰显美术专业特色;上海福山花园外国语小学教师汤春妹在题为《勤练粉笔 彰显教师教学特色》报告中认为要聚焦美术教育阵地;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顾超在题为《紧握钢笔 书写教师研究之路》报告中指出要强化美术教育研究;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师沈琪在题为《秉持心笔 强化教师教育责任》报告中强调要践行教育立德树人责任。
与会者一致认为,为更好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价值,需要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素质、过硬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本领和独特的艺术和人格魅力,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推广意义,同时期待更多美术教师将反思精神和创新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理解美育精神,深化美育实践,更好地发挥美育功能。
研究会副秘书长兰保民在会议总结中表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视域下美术教师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注重培养与建构核心素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美育工作,致力于塑造广大青少年的美好心灵。
供稿 ▏学会处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