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学会学术活动月】“建党百年与史志文化”论坛在沪举行

发布日期:2021-10-28

    10月22日,“建党百年与史志文化”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场论坛为上海市社联第十五届(2021)“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和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向论坛发来贺信。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出席论坛并致辞。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在贺信中指出,“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上海市地方志工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甘于奉献,锲而不舍,为国家创造出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约1.8亿字的上海市第二轮志书,全面记录了1978年以来上海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完整展现了上海的改革开放史。”上海二轮志书,共218部,是全国省级志书平均部数的3倍,覆盖面之广,参编人数之多前所未有。年鉴与地方史作为地方志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也得到长足发展。

 

 

    王为松表示,本次论坛的举办,对推动史志文化宣传推广,促进社科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把好政治方向,坚持党史姓党、方志为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转化为指导史志工作健康发展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做好党史理论成果转化和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上海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为厚植城市文化软实力之基、助力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章其祥就史志发展作了回顾。他认为,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已有地方志的萌芽,秦汉以后逐步发展和充实,到宋代体制已臻完备,明清是编纂地方志的鼎盛时期。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修志不多,但修志没有间断。宋元以来,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有8000余种、10多万卷,约占全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不仅对中华文化的兴衰、存续有着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也是全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认为,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志书不但有存史功能,而且有育人、资政作用。一个有作为的领导干部都会读志、用志,重视发挥史志作用。战争年代是这样,新时代更需要这样。

 

    安徽省委党史(地方志)研究院副院长吴静谈到,丰富的地方志资源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地方志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等,可谓百科全书。地方志为一些诗文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使一些弥足珍贵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就有与《水经注》中有关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像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同样取材于《山海经》;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长篇巨著《吴越春秋史话》,根据的材料也来自“地方志鼻祖”《越绝书》以及《吴越春秋》等。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提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重视史志文化,史志文化完整记录着上海城市发展的红色记忆,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城市精神品格提供借鉴,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支撑,“红色文化是涵养引领上海城市精神的宝藏,中国共产党孕育、发起、诞生、出征过程中凝结的伟大建党精神,是红色文化的起点。百年以来,我们党不懈奋斗、积极进取,铸就的精神谱系,在上海史志文化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和生动的阐释。”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地方志事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上海地方志已建成办、所、馆、会四位一体组织架构,着力打造志库、智库、知库“三库”。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城市史研究会会长熊月之谈及“要在五城建设中重视梳理上海文脉”时提出,上海城市的主色调是国际性、现代性、都市性,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对上海城市特别重要,嘉定、青浦、松江、奉贤与南汇这五城,是上海城市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主要承载地,“在新城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地方的历史文脉,包括历史遗址、遗迹,需要大力发掘、梳理、研究与弘扬,使这些资源成为上海文化地图中心的亮点。”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巴兆祥呼吁,要加强史志文化理论建设。地方志从私人撰修到官修,从民间自发到国家统编,从一本书到志、史、鉴多业并举的地方志事业,应该说史志文化在不断进步,但与社会发展形势还不相适应。至今没有一部地方志法,学科建设也比较滞后,需要史志工作者大声疾呼,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姜复生提出,要重视对志书的开发利用,编纂以志书为基础的普及性、趣味性通俗读物。近年来,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印的《上海通志》《上海六千年》及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等,深受读者喜爱。

 

 

 

供稿 ▏学会处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