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6-15
近日,上海市经济学会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对话”高层论坛,本次论坛主题为“中美贸易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经济学会副会长、世经学会副会长、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干春晖教授主持。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出席会议并致辞
燕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最直观表现,所以探索中国道路、提炼中国理论、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界专家学者的使命和责任。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塑造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主要力量,在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建设的重要机遇下,上海学者要发挥作用,对时代问题给出上海的答案。
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认为,对于当前中美经贸纠纷的研究需要深入到未来格局的变化,要深入到相关战略和策略的调整,对于当前的诸多变化和新问题,我们需要回答、解释、应对,并提出相关建议。
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指出,当前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战略竞争,不是市场竞争;今天的摩擦是制度摩擦,不是贸易摩擦;当前的现象是时代性现象,不是特朗普现象。在以上判断的基础上,他提出应从五个方面应对,即继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继续精进5G技术、金融技术嵌入以及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中美贸易纠纷对中国未来的国际收支有明显影响,经常项下的顺差在逐步收窄,需要在扩大进口的同时注意到国际数值格局的演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未来政策的一系列挑战。
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黄建忠指出,此轮摩擦的特点是美国利用国内法对其他国家施压,而把WTO的一整套规则边缘化,这种做法将来可能成为惯例,而这种惯例会不断地引发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通过单边主义施压进行一对一、大对小、不均等的谈判会成为美国长期策略,进而迫使中国在一轮又一轮贸易谈判过程中逐步处于退出状态,这是最值得担忧的问题。
会上参与讨论的还有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赵琳博士、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潘英丽教授、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陈子雷教授、经济学会副会长殷德生教授、上海大学的殷凤教授及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罗长远教授。专家学会和相关会员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