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2-15
12月11日,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同召开“理想•价值观•责任感——2016中国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发展论坛”。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高德毅,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会长、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奚洁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张智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李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夏建国,上海建桥学院党委书记江彦桥,健康医学院副校长曹蓉蓉等近20所高校和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的专家学者、各校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论坛。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鲁嘉华,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盛春分别主持了论坛。
李江在致辞中说,要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覆盖面,使更多学生实现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着力培育理想远大、价值观正确、责任感强烈的时代青年,着力培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奚洁人指出,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要以人的能力作为核心,第一要有理念,第二要有战略,第三要有运作机制。学校现在形成党委领导、党政合力机制培养人才,这是学校的使命。
高德毅指出,充满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的领导力水平综合素养和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把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使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有了基础,有了希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长朱蓓、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长夏侯建兵、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陈正芹、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副书记郭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吴小云、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刘惠,先后作了主旨演讲。
朱蓓说,学校团委大学生领导力训练中心通过开展春雨计划、萌芽计划、嫩叶计划、绿荫计划、繁花计划的系列工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系统性,丰富了学生的多样化体验。她提出,今后学校的领导力教育工作要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教育模式从二课堂活动向一二课堂教学融合;二是授课形式从单向式讲课向双向式互动;三是课程载体从面对面授课向互联网授课发展;四是师资队伍从校内为主向社会及国外师资拓展;五是培训体系从课时数向学员能力素质评价等多元化形式扩充。
夏侯建兵说,学校在实施青马工程和思源计划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读书会、思源会客厅、实践视频会、思源工程论坛等活动,以学生的话语体系、行为范式、兴趣习惯来贯穿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沟通。学校培养学生领导力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学生自我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这样的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更有利于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陈正芹介绍了学校通过课程设计、文献研读、案例研讨、模拟练习、自我反省和不断激励,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提升领导力的做法。并提出了五点思考,一是领导力学习应融入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中;二是课堂上强化互动和练习,使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三是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知识面;四是对学生采取以课堂表现和完成短期任务为主、以期末考试为辅的考核评价方式;五是注重后续评估和反馈。
郭非说,学校项目有三个特色,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自我运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二是以实践培养为重点;三是以培养领导力为主线,突出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并强调以文辅工,以工化文。通过这些举措,使学生领导力教育工作不断强化。
吴小云说,学校一是开设了专业的领导学课程和选修领导学课程;二是重视基础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他们成长性的思维模式和柔性的领导力;三是搭建跨校合作开发与研究平台,对研究数据进行合作开发和共享。
刘惠介绍说,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中,设立了“立人班”。一是从理论层面、设计层面、实现途径、支撑体系等方面设计,学校有班主任团队、导师团队、课程体系;二是重视项目支撑,有校内的项目和校外的项目;三是创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的整个领导力培养能借助于课程、项目、基地来支撑。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邱柏生教授在点评中认为,领导力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而不仅仅是精英教育的内涵。一是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培育要扣住大学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二是大学生领导力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绝对的,如某人在熟悉的领域学有专长,是高手,因此他有号召力。但另一方面又是相对的,他在不熟悉的领域,就一定要有配合意识;三是应重视领导力教育在职业价值中的多元化及其认同,360行,行行出状元,这个职业价值的多元化及其认同能保持良好的发展环境。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协作组督导胡涵锦教授在点评中认为,任何教育和课程要有学科支撑,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也要有学科支撑,应该在学校中整合多方的资源和力量。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注重教育的规律,注重人才发展的规律。
在学员分享发言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领导力学员代表高汕、张缀华、王佳伦以“理想,价值观,责任感:领导力的成长之路”为主题谈了体会。高汕说,通过领导力教育,汇聚到我个人成长的路程中,闪烁出青春的活力和理想的色彩。通过社会实践,我学会了调研的要领和方法,得益于领导力影响的创业之路正在不断延伸。张缀华说,作为领导力班的学员,我主要负责赛车队的运营和管理工作,我在领导力的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严谨和高效是实现创新的前提,团队中每位成员充分体现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也成为我们人生的价值观。王佳伦说,责任感是大学生领导力的具体体现,我深感,全身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做一名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志愿者是我们责任感的最好体现。我从一名科普志愿者到现在的志愿服务的设计、组织和管理者,实践使我的能力不断提高。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杜暄感到,领导力有四个步骤:第一提出问题,第二列举条件,第三分析对比,第四解决问题。需要有决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有沟通、表达能力,需要有协调处理好团队的能力,需要有自我展示能力。
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刘思旸认为,领导力更多的是基于一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需要有创造力和创新力。领导力又与互相影响和传播紧密联系起来,作为领导,一方面对外界施加影响力,感染他人,另一方面,又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舒天楚感到,要重视把实践中出现的新观点、新思路进行交流和碰撞,在每次交流和碰撞后都会发现同学们之间不同的思想和思维,闪烁出不一样的火花,领导力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杨庆媛认为,大学生从单纯的大学环境走入社会中,社会的多向型关系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冲击。在此情况下,他们会去想如何解决这个冲突,所以大学生提高领导力尤为重要。我感到,领导力发展到最后可以用自由来形容,就是你领导的人他可以得到相对的自由,而你自己的内心也可以得到自由
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在点评中认为,把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的核心内容是理想和社会责任,这可以使领导力教育得到升华。一个具有奉献价值的人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一个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领导者更加具有领导者的内涵。通过领导力的培训,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邱柏生教授在点评中说,要注重从点滴、细微的服务入手,这就是领导力,这就体现了邓小平同志“领导就是服务”的本意。如认为领导就是权力,那是将领导本质的异化。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就有了理性认识,大学生应当在领导力教育中得到良好的、积极的体验,有了良好的体验,才会达到新的领悟境界。
张智强在讲话中指出,一是要重视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价值纬度、知识纬度和能力纬度;二是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过程中,注重将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三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应该渗透到学校的各类教育活动中去。更多地向第一课堂渗透,通过各种平台将领导力教育做得更好。四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去,并将它具体地落到实处。
奚洁人在讲话中强调,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关键在于人格培养、人格教育,让学生有自我意识。在大学这个阶段一定要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这很重要,应当成为师生的共识,这也是我们教育的本质。学校要去追求这样一个目标、这样一种精神,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责任心,这是坚定不移的。(金荣根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