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中美政府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制度研讨会在沪召开

发布日期:2016-12-15

    12月5日至6日,上海市经济法研究会、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上海市律师协会和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中心共同主办的“中美政府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制度研讨会”在沪召开。本市政府法制机构、经济法研究会、律师协会成员和部分研究机构共计130余人参加会议。

    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吴偕林、市司法局局长郑善和、耶鲁法学院中国中心执行主任罗彬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词,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协、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罗培新出席会议并分别主持了研讨会。

    多位专家围绕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的建设、实务操作及案例解析等作了主题发言,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前总法律顾问约翰•萨利文就“美国政府中总法律顾问的角色”为主题进行发言,主要介绍了美国政府法律顾问的遴选、审查、任命、职责。美国商务部前助理总法律顾问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斯就“美国政府行政部门的律师工作”为主题发表演讲。纽约市政府前总法律顾问迈克尔•卡多佐就“纽约市政府律师的角色”为主题进行发言,解答了美国地方政府律师做什么,成为地方政府律师的动机是什么,以及在美国想要成为政府律师需要的培训和程序。

    普陀区政府法制办朱晓鸣主任就“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普陀实践”为主题进行发言,着重介绍了普陀区政府法律顾问的制度背景、制度实施、制度成效。市司法局律师工作管理处副处长忻峰就“我国公职律师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市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徐敏韬就“上海市工商局推进公职律师工作的实践和建议”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市总工会劳动关系工作部部长陈嵘就“上海工会公职律师情况介绍”为主题发表了演讲。市政府法制办综合业务处主任科员袁海勇就“中美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比较”为主题进行发言,总结了中美两国政府法律顾问的制度不同,同时介绍了对美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借鉴。市政府外聘法律顾问孙志祥就“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的几点体会”为主题进行发言,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讨论了政府法律顾问设立的目的、性质、工作方式及相关案例。市政府外聘法律顾问沈福俊就“政府法律顾问:法学教授参与法治实践的新平台”为主题进行发言,主要介绍了自己在以法学专家身份担任市政府法律顾问的三点感受,并辅之以相关案例着重介绍。

    最后,罗培新和罗彬对本次研讨会作总结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