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11-17
11月16日,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在上海纺博大厦8楼会议室召开上海市社联第十届“学会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项目“集体经济与混合所有制”学术年会。上海市工业合作联社副主任、上海市集体经济研究会副会长范杰主持会议。研究会部分副会长、常务理事、正副秘书长和团体会员、特邀专家学者等 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特邀上海市改革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集体经济研究会理事傅尔基作《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发展与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深化》的主旨报告;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部(系)教授、上海集体经济研究会顾问黄文忠作专家点评。
傅尔基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创新和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发展状况进行详尽的统计分析。对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主要途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以员工持股为重点全面深化集体资产、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发展的思路:集体经济深化改革的方向是混合所有制经济,重点是集体资本,有效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主要途径是加大员工持股力度、吸收社会资本的参与;城镇集体经济的重点是推进员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市郊农村集体经济的重点在专业、社区股份合作改革基础上,探索承包经营集体土地入股的股份合作制改革。
会议还交流了由上海市工业合作经济研究所调研室沈彤昱和章晟撰写的两份书面报告。《大力推动集体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认为,党和国家对集体经济的有关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支持集体资本参与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大力推动集体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建议成立集资委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推动集体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可以出台意见明确集体经济混改政策,指导集体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是必须理顺产权关系界定集体企业股权结构,保障集体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四是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集体企业做大做强,助力集体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城镇集体企业如何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认为,集体经济作为共同富裕原则的体现,对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从企业发展角度,给予推进城镇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建议:一是苦练内功,做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二是采取多种形式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三是努力营造城镇集体经济改革法制化的社会环境。
黄文忠教授对傅尔基的演讲报告给予了归纳和提炼,并提出了见解。认为报告全文有六个鲜明优点:一是研究的对象明确。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的范围,包括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二是研究立题充分。混合所有制概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出现,对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的系列论述做了详细梳理,从十五大到十八大展示了一条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思路。三是解读文献精准。专门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论述,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包含重大的理论创新。四是把握实际准确。对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实践过程作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五是分析方法可靠。对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统计分析,涉及多个政策法规,依据这些政策法规,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概况作出了准确的统计分析,并且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六是发展思路可信。提出了集体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路,富有见地。从上面所讲的六个优点,可以引发我们思考三个理论问题:一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引发市场化改革的必然归宿;二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三是国有企业改革与所有制改革是同一个问题的正反面。总的来说,演讲报告针对的问题现实性强,不但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充分的研究依据,而且文献解读精准,把握实际准确,分析方法可靠,发展思路可取。
范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新思路,今年以来,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些办法,央企也选择了7家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在这样的经济和环境条件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无疑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不但有利于盘活资产的存量,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产权条件,推动国有和集体企业顺利转型,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加速融合,创造集体企业加速发展的多种形式,推动集体企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意义非常大。同时,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也为集体企业提供了借鉴,加快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使劳动者同企业资产相结合,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相连,提高了劳动在企业发展与财富创造中的地位,更好地推动集体企业开展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