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市监狱学会举办“罪犯风险评估”讲座

发布日期:2016-03-24

    3月24日,上海市监狱学会邀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大卫•纽斯鲍姆教授进行了有关“罪犯风险评估”的专题讲座。纽斯鲍姆教授是加拿大心理学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聆听讲座的人员主要有市监狱管理局各监所领导、专职评估人员、科研理论骨干等170名学会会员。

    罪犯风险评估是监狱管理与教育的基础。加拿大的罪犯风险评估一直处于世界刑事司法领域的领先水平,目前的风险评估工具已进入第五代研发期。纽斯鲍姆教授在讲座中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入监评估、再次评估与自杀评估的内容及工具。主要评估程序包括:拘押等级评估;再犯风险评估;动态因子评估;激励措施评估;干预评估等。监狱第一阶段的评估,也即指新收评估,主要是根据罪犯的暴力倾向而非罪行进行评估,并据此将罪犯分配到不同警戒度的监狱。主要考察的变量为:是否暴力及严重程度;任何未决的不利指控;判决期的态度与行为;犯罪史;刑事法下的犯罪名称;身心疾病或障碍;潜在的暴力行为倾向;是否继续参与犯罪活动。罪犯分流后再次评估的量表的主要内容包括:目前的犯罪;关押时的年龄;以前的犯罪生涯;取消或宣告有罪;脱逃行为;安全等级;首次定罪的年龄;以前定罪时的暴力倾向;婚姻状况;与上次暴力的时间间隔;家庭成员的数量;目前总的判决;以前的性侵指控;以前入室或破门而入;捕前的职业状况等。风险评估量表中动态因子主要有:职业教育、婚姻与家庭、朋友圈、吸食毒品及个人情感的考量等。罪犯自杀的评估主要采用《压抑与无望自杀检测量表》,主要测量情绪低落与对未来不抱有希望等因子,共包括39道是非题,其中12个为关键问题;6个问题直接指向自杀。

    精彩的讲座启迪与拓展了听众的思维,也期盼着上海监狱学会的会员们能够借助“他山之石”与国外同行的宝贵经验,推动上海监狱罪犯评估工作站在高的起点上,经过科学的本土化研发与实践,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监狱特色、上海罪犯特点的评估制度、模式、方法与工具。(上海市监狱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