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市金融学会和上海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第六届“青年金融论坛”

发布日期:2015-11-17

    11月17日,上海市金融学会和上海金融学院联合举办第六届“青年金融论坛”。为配合此次论坛的举办,学会在年初发动副会长单位和各理事单位踊跃投稿,并积极组织青年课题研究,共收到论文55篇,并编入青年金融论坛论文集。

    本次论坛共交流12篇论文,分为四个专题:货币政策、国际金融、自贸区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胡海鸥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陈晓静教授,以及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副院长徐学锋教授和施继元教授分别就交流的12篇论文进行了点评。

    货币政策专题方面。上海社科院斯文博士围绕“外汇衍生品对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渠道的影响”提出,伴随着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传统的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渠道正在经受着冲击和挑战,我国央行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影响净出口规模的涉外经济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了明显冲击。建议将外汇衍生品纳入货币政策视野,跟踪货币政策传导的变化,合理利用外汇衍生品的交易信息,增强货币政策传导的弹性。上海理工大学吉红云博士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服务业的结构性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服务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消费性服务业,利率可以显著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对消费性服务业没有显著影响。建议根据服务业对货币政策的不同反应,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制定相关政策。

    国际金融专题方面。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朱钧钧博士围绕“计价汇率、有效汇率和空间效应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计价汇率对出口贸易影响显著,有效汇率、国别汇率和汇率波动也影响出口贸易。建议尽快建设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外汇衍生品等风险对冲工具,增强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上海证监局曾芳琴等探讨了“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对证券期货行业发展及其监管的影响”,分析了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给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跨境证券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证券监管合作模式,提出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完善跨境业务监管法律法规;加强宏观审慎监管,防控跨境证券业务风险;统一监管要求,推进功能监管;加强国际跨境监管协作,增强跨境监管能力。上海清算所张颂博士等围绕“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支持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总结了国外期权支持农业的实践经验,同时为确保风险可控,需要设计稳妥可靠的交易、清算方式,尤其是建立中央对手清算机制。建议发展场外农产品金融衍生品市场,加强金融衍生品投资者教育,完善金融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机制。

    自贸区金融改革专题方面。上海浦东发展集团财务公司徐晓芸等围绕“财务公司通过自贸区金融改革拓展服务实体经济模式”,分析了当前财务公司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短板(资金来源主要依赖集团成员企业存款,融资渠道单一,无法归集集团境外资金),提出财务公司借助自贸区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设想,认为FT账户体系建立后,财务公司的束缚得到部分释放,一方面融资渠道得以拓宽,境外融资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新的金融创新模式,如境外金融债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或转让、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交易等成为可能。

    金融市场专题方面。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颜永嘉副处长等围绕“电子商业汇票发展与创新”,在对上海市近60家金融机构、全国近800家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和创新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估,深入研究分析了其发展较慢的原因和症结,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健全系统功能、丰富市场主体等政策建议,并从法律和技术层面探讨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各类资产管理计划以及境外机构开放票据市场的可行性,推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创新发展。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韩冰洁博士在题为“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及最新监管趋势”的发言中,对比分析了海外监管机构、学术界对于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和主要市场高频交易的最新监管趋势,认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上符合海外市场定义的高频交易并不多,但要加强对接近高频交易的“类高频”交易监管。此外,目前的高频交易认定标准维度较少,要确定多维度的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且最好采用相对标准。同时在市场联接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下,要加强制度建设,防范由高频交易引起的系统性风险。上海银监局吉玉萍围绕“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问题”,梳理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模式、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与美国市场进行对比,提出进一步支持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建议: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实施细则;丰富基础资产的种类;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

    此外,上海金融学院秦焕梅博士、中国银行上海总部胡光耀、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吕晓亮分别作了“上海自贸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与协同”“基于穆迪和惠誉历史评级数据的主权债务评级体系模型实证研究”“私募基金评价指标构建”的交流发言。上海市金融学会将继续利用各种资源,以多种形式对青年人才予以支持,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和学术成果发布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