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1-19
11月19日,在上海市社联、上海保监局的指导下,上海市保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召开,年会的主题为“保险创新与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会议由学会会长、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高志缨,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主持,来自沪上近百家学会团体会员代表、个人会员代表以及市金融服务办、市医改办、《上海金融》杂志社、高校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本次年会。
上海保监局局长裴光出席会议并发表开幕演讲。裴光指出,改革创新成为2015年上海保险最突出的特征,大步前行成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最鲜明的写照。目前改革创新驱动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已然成为新常态,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正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全球。展望2020年,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和保险学术繁荣发展将相辅相成、携手共进。上海建设国际保险中心为保险学术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和机遇,同时又需要学术研究从思想层面、从理论维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以文化软实力支撑国际保险中心这座大厦。裴光提出,近日,中央发布支持上海自贸区发展的“金改40条”,七条涉及保险,如依托金融要素市场研究巨灾债券试点、研究推出航运保险指数、在自贸试验区创新特殊风险分散机制、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立私募基金、支持区内保险机构大力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和全球保单分入业务等,每一项工作的启动、推进和落地,都需要学术先行,深入调研,提出研究报告和方案选择。可以说,国际保险中心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高地,必将为保险学术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他建议,上海市保险学会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整合各方力量,成为上海保险学术研究和实践对接的枢纽,推动上海保险学术理论的创新、繁荣发展,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和保险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
在学术报告与交流环节,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许速,学会中青年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许闲,学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伟群分别就就“上海社区改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整合路径”、 “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国际经验与思考”、“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与法规动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学会秘书长赵雷向大会作了上海市保险学会2015年度工作报告。2015年,学会积极推进学术理论研究,强化保险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提高刊物编撰质量,提升学会学术地位,拓展多种渠道开展行业宣传。2016年,学会将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结合,推进保险理论研究。在征求各会员单位课题研究方向的基础上,重点选择自贸区保险、互联网保险、政策监管、产品创新、风险控制、队伍建设、保险文化等针对上海保险市场发展与监管重点关注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办好刊物,为广大会员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快组织开展保险志工作,继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搭建国际学术理论研讨平台。
最后,学会副会长单位太平洋财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渝为2015年上海保险学术理论征文活动获奖论文作者颁奖,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信农险、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太平资管、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的6位作者分获了一、二、三等奖。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上海保险》杂志的办刊质量,还为“2015年《上海保险》十佳稿件”的获奖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上海市保险学会 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