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11-04
11月2日,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举办邮政寄递类业务改革研讨会。来自上海邮政公司、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上海邮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以及其他快递公司的40位专家和技术人员应邀出席,本会周焕德副会长主持会议。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进一步放开,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邮政寄递类业务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信函日益萎缩,而快递业务则呈爆炸式发展趋势。据悉,中国快递市场已连续40个月增长超过50%,今年业务量前三季度已达93.9亿件,同比增长52%,年底有望超过140亿件。今年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409.9亿元,同比增长41.6%,年底有望突破1900亿元。与此同时,快递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外资快递公司、民营快递公司发展迅速,风头远远盖过邮政公司。对此,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将“邮政寄递类业务的改革”列为2015年度邮政研究课题,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则组织专家以及相关研究人员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他们深入生产一线,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听取一线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与邮政管理、科研、支撑等资深专家共同交流探讨,寻找邮政寄递类业务发展的出路。经过半年多的调研,形成了初步方案,再次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将形成比较成熟的方案,提供给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策参考。
初步方案有3个,三选一。一是经营主体归速递物流的方案;二是经营主体归邮政公司的方案;三是两个经营主体的方案。与会者从实施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整体战略、做大做强邮政寄递业务、提高邮政速递两方面积极性、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市场化的改革等5个方面有利与否的角度,进行反复比较、充分争论,最终形成一致的看法,推荐第一方案,再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补充,报送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与会领导、专家表示:实践证明,行政化的手段根本不适应邮政行业发展要求,建议按照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该管的重大事项管好,而把更多的经营管理权充分下放,建立责、权、利对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充分激发邮政各级企业和干部员工的激情和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做大做强邮政寄递类业务。(上海邮电经济研究会)